-
2024/12/25近日,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洲岛和园社区举行“一院一社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负责人董迅石、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刘敬东,江心洲街道二级调研员潘咏敏及社区相关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洲岛和园社区党委书记杨雪主持。签约仪式上,江心洲街道二级调研员潘咏敏作了致辞。洲岛和园社区党委书记杨雪介绍了社区基本情况及近年来打造的社区特色品牌,表示社区将积极对接学院优质资源,在共建课程资源、社会实践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刘敬东对学院基本情况作了介绍,表示此次结对共建加强了学院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及学习服务,为学生提供可靠的社会实践平台。随后,双方代表签订“一院一社区”结对共建协议。此次结对共建协议的签订,是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洲岛和园社区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期待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结出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文/图:董迅石,审核:张露)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洲岛和园社区签订“一院一社区”共建协议近日,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洲岛和园社区举行“一院一社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负责人董迅石、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刘敬东,江心洲街道二级调研员潘咏敏及社区相关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洲岛和园社区党委书记杨雪主持。签约仪式上,江心洲街道二级调研员潘咏敏作了致辞。洲岛和园社区党委书记杨雪介绍了社区基本情况及近年来打造的社区特色品牌,表示社区将积极对接学院优质资源,在共建课程资源、社会实践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刘敬东对学院基本情况作了介绍,表示此次结对共建加强了学院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及学习服务,为学生提供可靠的社会实践平台。随后,双方代表签订“一院一社区”结对共建协议。此次结对共建协议的签订,是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洲岛和园社区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期待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结出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文/图:董迅石,审核:张露)
-
2024/12/24为激发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投身军营的热情,着力推动我院大学生征兵工作,12月19日晚,24级辅导员江胜锋老师利用晚自习时间在各班级开展征兵政策宣传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征兵相关政策,江胜锋老师将鼓楼区人武部征兵宣传PPT与往届退伍学生的亲身经历相结合,全方位地向我院同学开展了征兵宣传,生动详细介绍了鼓楼区的入伍优惠政策以及退伍后复学升学、就业服务等优惠政策,鼓励大家携笔从戎,投身军营实现梦想。讲座结束后,学生们也表示会积极响应军队号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担当与责任,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025年全国征兵上半年应征报名已启动。我院开展的征兵宣传讲座让同学们及时深入的了解到入伍优惠政策,为推动我院征兵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院也将持续加强国防教育工作,为强国兴军贡献力量。(文:崔璨/图:江胜锋/审核:徐亚)吹响征兵集结号 点燃建工强军梦 ——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征兵宣传讲座为激发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投身军营的热情,着力推动我院大学生征兵工作,12月19日晚,24级辅导员江胜锋老师利用晚自习时间在各班级开展征兵政策宣传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征兵相关政策,江胜锋老师将鼓楼区人武部征兵宣传PPT与往届退伍学生的亲身经历相结合,全方位地向我院同学开展了征兵宣传,生动详细介绍了鼓楼区的入伍优惠政策以及退伍后复学升学、就业服务等优惠政策,鼓励大家携笔从戎,投身军营实现梦想。讲座结束后,学生们也表示会积极响应军队号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担当与责任,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025年全国征兵上半年应征报名已启动。我院开展的征兵宣传讲座让同学们及时深入的了解到入伍优惠政策,为推动我院征兵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院也将持续加强国防教育工作,为强国兴军贡献力量。(文:崔璨/图:江胜锋/审核:徐亚)
-
2024/12/24寒风凛冽,冬至将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2024年12月19日11:00,商学院在东校区食堂一楼举办“冬至饺子香 民族大交融”冬至文化体验活动。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丁晓华、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少数民族同学共计50余人参加此次。“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在这个寓意着团圆与希望的特殊日子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就是“家的味道”。在包饺子过程中,师生们不仅交流各自的包饺子技巧,还分享冬至的传统习俗和家乡的美食故事。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师生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不断。活动还精心设计“饺子投投乐”和“你画我猜”游戏。师生们需要将包好的饺子投入指定画框中,投中者即可获得“冬至祝福”小礼物。同时,“你画我猜”游戏也备受师生们的喜爱。大家分组进行,一人比划四人猜,题目涉及冬至习俗、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既考验大家的默契程度,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经过师生们巧手努力,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终于出锅了。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脸上洋溢着幸福冬至饺子香 民族大交融——商学院成功举办冬至文化体验活动寒风凛冽,冬至将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2024年12月19日11:00,商学院在东校区食堂一楼举办“冬至饺子香 民族大交融”冬至文化体验活动。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丁晓华、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少数民族同学共计50余人参加此次。“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在这个寓意着团圆与希望的特殊日子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就是“家的味道”。在包饺子过程中,师生们不仅交流各自的包饺子技巧,还分享冬至的传统习俗和家乡的美食故事。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师生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不断。活动还精心设计“饺子投投乐”和“你画我猜”游戏。师生们需要将包好的饺子投入指定画框中,投中者即可获得“冬至祝福”小礼物。同时,“你画我猜”游戏也备受师生们的喜爱。大家分组进行,一人比划四人猜,题目涉及冬至习俗、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既考验大家的默契程度,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经过师生们巧手努力,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终于出锅了。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脸上洋溢着幸福
-
2024/12/24近日,外国语学院为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组织了一系列课程思政学习研讨活动,旨在提升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学院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参加教务处组织的2024年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获奖教师郭玄和龚志坚的现场比赛视频。这些优秀案例生动展示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巧妙融合,为教师们提供了直观且宝贵的学习样本。12 月 23 日,学院趁热打铁,邀请郭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课程思政公开课。郭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巧妙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内容自然地贯穿于教学环节,从教学导入到知识讲解,再到课堂互动,每一处都彰显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无痕渗透,让在场教师深刻领略到课程思政的魅力与精髓。公开课结束后,应用语言系和公共外语教学部的教师们分别围绕课程思政比赛视频与公开课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研讨。研讨会上,气氛热烈,教师们畅所欲言。大家聚焦于大学英语课及语言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践,积极分享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创新做法。教师们结合节气与重大节日,用双语介绍节气;在澳门回归、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特殊日子,巧妙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思政教育;或借助热外国语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共探教学新路径近日,外国语学院为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组织了一系列课程思政学习研讨活动,旨在提升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学院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参加教务处组织的2024年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获奖教师郭玄和龚志坚的现场比赛视频。这些优秀案例生动展示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巧妙融合,为教师们提供了直观且宝贵的学习样本。12 月 23 日,学院趁热打铁,邀请郭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课程思政公开课。郭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巧妙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内容自然地贯穿于教学环节,从教学导入到知识讲解,再到课堂互动,每一处都彰显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无痕渗透,让在场教师深刻领略到课程思政的魅力与精髓。公开课结束后,应用语言系和公共外语教学部的教师们分别围绕课程思政比赛视频与公开课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研讨。研讨会上,气氛热烈,教师们畅所欲言。大家聚焦于大学英语课及语言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践,积极分享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创新做法。教师们结合节气与重大节日,用双语介绍节气;在澳门回归、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特殊日子,巧妙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思政教育;或借助热
-
2024/12/2412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数智教育创新与应用分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开放与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等联合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大会暨成果展览会”在北京召开,我校提交的《教育数字化赋能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继续教育特色案例。大会邀请教育部领导、相关协会领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领导、中国教育研究院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企业代表等专家学者,以“技术赋能教育,助力强国建设”为核心目标,聚焦探讨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及其国际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发展与创新应用成果、AIGC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等。同时,会议共举办“教育网络与数据安全论坛”“教育数字人研发与应用论坛”“数智教育创新发展论坛”等12个分论坛,通过主旨报告、圆桌论坛等形式,研讨人工智能时代下以技术赋能教育,共同推动教育技术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处刘丽华参与本次会议。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在致辞中强调科学技术是推动教育发展、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源,要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快的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进而实现个性化的学、差异化的教、科学化的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我校案例入选“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特色案例12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数智教育创新与应用分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开放与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等联合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大会暨成果展览会”在北京召开,我校提交的《教育数字化赋能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继续教育特色案例。大会邀请教育部领导、相关协会领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领导、中国教育研究院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企业代表等专家学者,以“技术赋能教育,助力强国建设”为核心目标,聚焦探讨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及其国际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发展与创新应用成果、AIGC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等。同时,会议共举办“教育网络与数据安全论坛”“教育数字人研发与应用论坛”“数智教育创新发展论坛”等12个分论坛,通过主旨报告、圆桌论坛等形式,研讨人工智能时代下以技术赋能教育,共同推动教育技术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处刘丽华参与本次会议。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在致辞中强调科学技术是推动教育发展、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源,要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快的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进而实现个性化的学、差异化的教、科学化的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
-
2024/12/24为深入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月,设计学院组织开展了“铭记历史 强国有我”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根据学校《关于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设计学院团总支组织各团支部、各团小组积极开展主题班团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的集中学习。团支书通过讲解《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的相关条例知识,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法治意识。接着,通过讲述不同历史时期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最后,以当代青年应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爱国者作为总结,号召广大青年不断坚定信念、锤炼本领,甘于奉献,勇于创新。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作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遵守法律法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图:设计学院团总支/文:魏若思,审核:蒋丽丽)设计学院开展“铭记历史 强国有我”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月,设计学院组织开展了“铭记历史 强国有我”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根据学校《关于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设计学院团总支组织各团支部、各团小组积极开展主题班团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的集中学习。团支书通过讲解《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的相关条例知识,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法治意识。接着,通过讲述不同历史时期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最后,以当代青年应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爱国者作为总结,号召广大青年不断坚定信念、锤炼本领,甘于奉献,勇于创新。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作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遵守法律法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图:设计学院团总支/文:魏若思,审核:蒋丽丽)
-
2024/12/24近日,建筑工程学院与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沿河社区签订“一院一社区”结对共建方案并开展座谈,参加会议的有学院副院长火映霞、校数字工程教育与管理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徐德、无障碍研究中心党小组组长苏海花,沿河社区党委书记苏丽敏、党委副书记李敏、党委副书记黄璇、居委会副主任徐美荣、社区教育专干徐彤等同志。座谈会上,苏丽敏对学院多年以来给予沿河社区提供的学生志愿服务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社区所辖范围、居民构成等基本情况以及社区各类活动的开展情况。火映霞主要介绍了学校的三类教育以及学院师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徐德对学院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开展情况进行了阐述;苏海花分享了无障碍研究中心在家庭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工作方面的进展和成果。双方就教学服务支持、社会实践合作、共建课程资源和共建社区学习中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后续合作项目的方向和目标达成了共识。学院与沿河社区多年来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十多年来,学院学生志愿者除寒暑假以外,每周末为沿河社区“爱心春蕾班”的小朋友提供义务家教,节假日积极组织开展为社区送温暖、献爱心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学院第二、第三党支部与沿河社区党委联合开展党建共建和法治宣建筑工程学院与沿河社区结对共建,共谋社区教育与服务新篇章近日,建筑工程学院与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沿河社区签订“一院一社区”结对共建方案并开展座谈,参加会议的有学院副院长火映霞、校数字工程教育与管理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徐德、无障碍研究中心党小组组长苏海花,沿河社区党委书记苏丽敏、党委副书记李敏、党委副书记黄璇、居委会副主任徐美荣、社区教育专干徐彤等同志。座谈会上,苏丽敏对学院多年以来给予沿河社区提供的学生志愿服务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社区所辖范围、居民构成等基本情况以及社区各类活动的开展情况。火映霞主要介绍了学校的三类教育以及学院师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徐德对学院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开展情况进行了阐述;苏海花分享了无障碍研究中心在家庭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工作方面的进展和成果。双方就教学服务支持、社会实践合作、共建课程资源和共建社区学习中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后续合作项目的方向和目标达成了共识。学院与沿河社区多年来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十多年来,学院学生志愿者除寒暑假以外,每周末为沿河社区“爱心春蕾班”的小朋友提供义务家教,节假日积极组织开展为社区送温暖、献爱心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学院第二、第三党支部与沿河社区党委联合开展党建共建和法治宣
-
2024/12/24为普及征兵政策,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2024年12月17日12:00,商学院在东校区教学楼102室举办2025年征兵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以“投身军旅 建功立业”为主题,邀请优秀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袁昊担任主讲人,吸引到众多有志青年前来参加。袁昊,商学院2024级现代物流管理2班学生,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7680部队,驻守雪域高原。服役期间,他表现优异,荣获“四有优秀义务兵”“个人嘉奖”“集体嘉奖”各1次。在部队中,锤炼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出色的体能,更培养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退役复学后,他将这些宝贵的经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行动的源泉,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军人本色。袁昊围绕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政策文件进行详细解读。他提到,国家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军营,不仅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还能在部队中锻炼成长,提升自我。他详细阐述征兵的基本条件、报名方式、优待政策以及退役后的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在场的同学们对参军入伍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袁昊结合自身的经历,向同学们描绘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讲述从初入军营的懵懂到逐渐适应并热爱上军旅生活的过程,分享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感人故事。他投身军旅 建功立业——商学院举办2025年征兵宣传工作为普及征兵政策,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2024年12月17日12:00,商学院在东校区教学楼102室举办2025年征兵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以“投身军旅 建功立业”为主题,邀请优秀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袁昊担任主讲人,吸引到众多有志青年前来参加。袁昊,商学院2024级现代物流管理2班学生,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7680部队,驻守雪域高原。服役期间,他表现优异,荣获“四有优秀义务兵”“个人嘉奖”“集体嘉奖”各1次。在部队中,锤炼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出色的体能,更培养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退役复学后,他将这些宝贵的经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行动的源泉,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军人本色。袁昊围绕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政策文件进行详细解读。他提到,国家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军营,不仅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还能在部队中锻炼成长,提升自我。他详细阐述征兵的基本条件、报名方式、优待政策以及退役后的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在场的同学们对参军入伍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袁昊结合自身的经历,向同学们描绘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讲述从初入军营的懵懂到逐渐适应并热爱上军旅生活的过程,分享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感人故事。他
-
2024/12/2412月20日下午,昆山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刘勇、校长徐辰、副校长杨玲等一行6人来我校开展调研,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交流。座谈会上,院长季海菊对刘勇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整体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在组织架构优化、教育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与科研发展、基础保障强化以及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情况与特色成效。党总支书记张露分享了我院在党建与业务相融、跨部门党建共建以及学生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刘勇代表昆山开放大学致谢,并指出,省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与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为昆山开放大学在推进党的建设、以数智化赋能学科专业发展,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重要启示。他希望双方未来能够在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平台共建、内控制度优化,以及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寻合作发展的新路径。交流中,双方还围绕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宣传、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校教务处处长朱祎总结时提出,未来,双方应整合区域内外资源,共同探索建立区域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系统联动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省办学体系的独特优势和特色交流互鉴 共学共进 ——昆山开放大学刘勇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12月20日下午,昆山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刘勇、校长徐辰、副校长杨玲等一行6人来我校开展调研,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交流。座谈会上,院长季海菊对刘勇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整体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在组织架构优化、教育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与科研发展、基础保障强化以及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情况与特色成效。党总支书记张露分享了我院在党建与业务相融、跨部门党建共建以及学生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刘勇代表昆山开放大学致谢,并指出,省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与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为昆山开放大学在推进党的建设、以数智化赋能学科专业发展,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重要启示。他希望双方未来能够在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平台共建、内控制度优化,以及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寻合作发展的新路径。交流中,双方还围绕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宣传、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校教务处处长朱祎总结时提出,未来,双方应整合区域内外资源,共同探索建立区域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系统联动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省办学体系的独特优势和特色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