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26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于为党培养和输送坚定的青年政治骨干,12月26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在应天校区教学楼203举行“青马工程”培训班结业典礼。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亚、团总支副书记汪博恺、“青马工程”培训班全体学员共计70余人参加开班仪式。活动由汪博恺主持。汪博恺作培训班工作总结。本次培训班学院团总支紧密围绕思想政治的主题定位,从功能实现、主体多元与协同育人、理论传导与实践导向三个维度出发,科学规划了理论学习、能力培养、社会实践、劳动锻炼、志愿服务等多元化的培养路径。通过5次理论课程教学、2次小组讨论和2次实践学习的精心安排,不仅让学员们深入学习了党团理论知识、党史团史,还引导他们关注新形势下的前沿热点,分享身边优秀典型的成长故事,真正让理论“活”了起来,落到了实处。5期理论课程先后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敬东、建筑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仲青、党总支副书记徐亚、校团委兼职副书记万天宇以及学院优秀学生代表为学员授课。在培训过程中,院团总支建立了严格的培训情况督查制度,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会上,张展瑞同学作为优青春集结,以梦为马 ——建筑工程学院成功举办“青马工程”培训班结业典礼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于为党培养和输送坚定的青年政治骨干,12月26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在应天校区教学楼203举行“青马工程”培训班结业典礼。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亚、团总支副书记汪博恺、“青马工程”培训班全体学员共计70余人参加开班仪式。活动由汪博恺主持。汪博恺作培训班工作总结。本次培训班学院团总支紧密围绕思想政治的主题定位,从功能实现、主体多元与协同育人、理论传导与实践导向三个维度出发,科学规划了理论学习、能力培养、社会实践、劳动锻炼、志愿服务等多元化的培养路径。通过5次理论课程教学、2次小组讨论和2次实践学习的精心安排,不仅让学员们深入学习了党团理论知识、党史团史,还引导他们关注新形势下的前沿热点,分享身边优秀典型的成长故事,真正让理论“活”了起来,落到了实处。5期理论课程先后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敬东、建筑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仲青、党总支副书记徐亚、校团委兼职副书记万天宇以及学院优秀学生代表为学员授课。在培训过程中,院团总支建立了严格的培训情况督查制度,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会上,张展瑞同学作为优
-
2024/12/26为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国热情,在学生群体中打造一支“能宣讲、勇担当、作表率”的校园文化宣讲队伍,本学期,设计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建了以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学生骨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宣讲团,通过理论宣讲,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树立远大志愿,勇担时代使命。根据《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学习教育工作要求,12月23日,学院宣讲团成员以理论宣讲、案例分享等形式为24级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解读《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相关内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增强爱国情怀。通过讲述革命先烈、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感。最后,学生与宣讲人进行交流互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爱国热情,并从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中不断汲取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正能量。学院致力于发挥学生骨干的榜样示范作用,用“青言青语”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大道理”化作“微语言”。通过以讲促学、以学促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年学生身边,不断入脑入心,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见设计学院开展“铭记历史 强国有我”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国热情,在学生群体中打造一支“能宣讲、勇担当、作表率”的校园文化宣讲队伍,本学期,设计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建了以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学生骨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宣讲团,通过理论宣讲,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树立远大志愿,勇担时代使命。根据《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学习教育工作要求,12月23日,学院宣讲团成员以理论宣讲、案例分享等形式为24级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解读《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相关内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增强爱国情怀。通过讲述革命先烈、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感。最后,学生与宣讲人进行交流互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爱国热情,并从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中不断汲取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正能量。学院致力于发挥学生骨干的榜样示范作用,用“青言青语”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大道理”化作“微语言”。通过以讲促学、以学促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年学生身边,不断入脑入心,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见
-
2024/12/26为更好地深入社区、了解社区的相关工作,12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刘敬东带领我校学生社团“新语学社”的学生赴江心洲街道参加“携手共建聚‘和’力,同心共融‘趣’运动”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江心洲街道洲岛和园社区主办。社区联盟单位和居民100余人参与,共同感受运动带来的愉悦和活力。在正式比赛开始前,教练带领选手进行热身运动。然后对参与人员随机分为九个小组,通过选队长、起队名、做队旗、想口号等环节塑造团队文化,激发团队归属感和荣誉感。随后开展了两个小时的“破冰起航”“华山论剑”“芬兰桩柱”“合力筑台”等比赛项目。运动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下帷幕。参与此次趣味运动会,不仅为学院更好的深入社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引导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锤炼意志、增强体质,为学院社会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相融合提供新思路。(文:刘敬东/图:洲岛和园社区,审核:张露)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洲岛和园社区“趣味运动会”活动为更好地深入社区、了解社区的相关工作,12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刘敬东带领我校学生社团“新语学社”的学生赴江心洲街道参加“携手共建聚‘和’力,同心共融‘趣’运动”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江心洲街道洲岛和园社区主办。社区联盟单位和居民100余人参与,共同感受运动带来的愉悦和活力。在正式比赛开始前,教练带领选手进行热身运动。然后对参与人员随机分为九个小组,通过选队长、起队名、做队旗、想口号等环节塑造团队文化,激发团队归属感和荣誉感。随后开展了两个小时的“破冰起航”“华山论剑”“芬兰桩柱”“合力筑台”等比赛项目。运动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下帷幕。参与此次趣味运动会,不仅为学院更好的深入社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引导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锤炼意志、增强体质,为学院社会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相融合提供新思路。(文:刘敬东/图:洲岛和园社区,审核:张露)
-
2024/12/26青春是奋斗的年华,是理想的放飞期,也是人生的筑梦时光。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诗词是表达青春情感、展现青春风采的重要载体,为感受这份永恒的魅力与力量,2024年12月20日晚,商学院在东校区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举办“遥目眺:青春勇踏千里霜”主题演讲比赛。商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晁文迪、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周卫嘉、刘颖等6人担任比赛评委,活动共吸引80余名学生参与。参赛选手围绕主题,结合个人经历、社会观察及未来展望,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向在场的评委和观众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比赛中,选手们或慷慨激昂,讲述青春奋斗的故事,激励同龄人珍惜时光,勇敢追梦;或温婉细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青春路上的困惑与成长,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有选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展现青年一代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和深刻思考。经过激烈的角逐,2024级连锁经营与管理4班李语菲获一等奖,2024级连锁经营与管理4班王心颖和2024级现代物流管理2班江孟涵获二等奖,2023级电子商务2班孟雨柔和2023级大数据与会计4班李乐获三等奖。青春如诗,岁月如歌。此次大学生演讲比遥目眺:青春勇踏千里霜——商学院成功举办大学生演讲比赛青春是奋斗的年华,是理想的放飞期,也是人生的筑梦时光。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诗词是表达青春情感、展现青春风采的重要载体,为感受这份永恒的魅力与力量,2024年12月20日晚,商学院在东校区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举办“遥目眺:青春勇踏千里霜”主题演讲比赛。商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晁文迪、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周卫嘉、刘颖等6人担任比赛评委,活动共吸引80余名学生参与。参赛选手围绕主题,结合个人经历、社会观察及未来展望,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向在场的评委和观众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比赛中,选手们或慷慨激昂,讲述青春奋斗的故事,激励同龄人珍惜时光,勇敢追梦;或温婉细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青春路上的困惑与成长,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有选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展现青年一代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和深刻思考。经过激烈的角逐,2024级连锁经营与管理4班李语菲获一等奖,2024级连锁经营与管理4班王心颖和2024级现代物流管理2班江孟涵获二等奖,2023级电子商务2班孟雨柔和2023级大数据与会计4班李乐获三等奖。青春如诗,岁月如歌。此次大学生演讲比
-
2024/12/26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教育对促进乡村产教融合和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精准务实帮助乡村基层队伍提高干事创业能力,2024年11月13日上午,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副院长王琳、规划设计中心主任赵岩等前往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开展“一院一社区”结对共建座谈会,龙尚村党总支书记李瑞山、副书记吴知梅等参加了会议。会上,袁灿生详细介绍了学院在乡村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李瑞山介绍了龙尚村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产业经济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未来规划。经过充分探讨交流,双方共同签署了“一院一社区”合作共建协议,明确了相关工作机制与实施步骤。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做大做强研学培训产业为目标,以打造“龙尚学堂”特色社会教育品牌为抓手,携手共促“农文旅学”一体化发展。学院与龙尚社区紧锣密鼓推进共建工作,12月2日至6日,由我院承办的“无锡市惠山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龙尚村开班,总计56人参与本次培训。授权形式包括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环节,形式丰富、生动有效。培训人员还现场观摩学习了龙尚村“农业创新与农文旅融合”成功案例,互相交换了乡培训促提升 基层提效能 ——乡村振兴学院“一院一社区”结对共建初显成效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教育对促进乡村产教融合和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精准务实帮助乡村基层队伍提高干事创业能力,2024年11月13日上午,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副院长王琳、规划设计中心主任赵岩等前往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开展“一院一社区”结对共建座谈会,龙尚村党总支书记李瑞山、副书记吴知梅等参加了会议。会上,袁灿生详细介绍了学院在乡村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李瑞山介绍了龙尚村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产业经济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未来规划。经过充分探讨交流,双方共同签署了“一院一社区”合作共建协议,明确了相关工作机制与实施步骤。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做大做强研学培训产业为目标,以打造“龙尚学堂”特色社会教育品牌为抓手,携手共促“农文旅学”一体化发展。学院与龙尚社区紧锣密鼓推进共建工作,12月2日至6日,由我院承办的“无锡市惠山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龙尚村开班,总计56人参与本次培训。授权形式包括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环节,形式丰富、生动有效。培训人员还现场观摩学习了龙尚村“农业创新与农文旅融合”成功案例,互相交换了乡
-
2024/12/2612月23日,“冬至韵·师生情”艺术学院迎新年联欢活动在应天校区温馨举行。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满载暖意与美食交融的欢聚时刻。饺香融冬至,欢聚暖时光活动当天,老师和同学们早早地来到现场,忙碌而有序地准备着包饺子的各项事宜。大家围站在桌旁,一边愉快地交流着各自家乡丰富多彩的冬至习俗与美食文化,一边手法娴熟地进行着包饺子的每一道工序,从填馅到捏合,每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流畅自然。在欢声笑语中,一个个形态各异、饱满可爱的饺子便摆满了餐盘。有的饺子圆润饱满,有的饺子则创意十足,形态各异。当热腾腾的饺子入口,不仅温暖了身体,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更让大家在协作劳动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师生同欢唱,才艺展芳华随着《隐形的翅膀》与《水手》两首歌曲的快闪表演开始,现场气氛迅速升温,连平时严肃的老师们也被这份热情所感染,主动走上前与同学们一同合唱。师生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散发出无限的能量与希望。随后便是八名同学带来的《金陵白局》精彩表演。他们以独特的方言演绎,将南京的历史底蕴与现代艺术巧妙结合,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让每一位听众都沉浸在了南京文化的独特韵味之中。紧接着,《美人关》独舞惊艳亮相,舞者“冬”情暖意·师生“至”欢——艺术学院举行迎新年联欢活动12月23日,“冬至韵·师生情”艺术学院迎新年联欢活动在应天校区温馨举行。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满载暖意与美食交融的欢聚时刻。饺香融冬至,欢聚暖时光活动当天,老师和同学们早早地来到现场,忙碌而有序地准备着包饺子的各项事宜。大家围站在桌旁,一边愉快地交流着各自家乡丰富多彩的冬至习俗与美食文化,一边手法娴熟地进行着包饺子的每一道工序,从填馅到捏合,每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流畅自然。在欢声笑语中,一个个形态各异、饱满可爱的饺子便摆满了餐盘。有的饺子圆润饱满,有的饺子则创意十足,形态各异。当热腾腾的饺子入口,不仅温暖了身体,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更让大家在协作劳动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师生同欢唱,才艺展芳华随着《隐形的翅膀》与《水手》两首歌曲的快闪表演开始,现场气氛迅速升温,连平时严肃的老师们也被这份热情所感染,主动走上前与同学们一同合唱。师生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散发出无限的能量与希望。随后便是八名同学带来的《金陵白局》精彩表演。他们以独特的方言演绎,将南京的历史底蕴与现代艺术巧妙结合,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让每一位听众都沉浸在了南京文化的独特韵味之中。紧接着,《美人关》独舞惊艳亮相,舞者
-
2024/12/2612月19日,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方宇波及教师伏伟一行,前往福建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外语与文化艺术系进行调研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探讨开放教育外语教学的创新发展以及外语教学团队的专业提升。福建开放大学外语与文化艺术系系主任王小红及系部教师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调研过程中,双方围绕开放教育的外语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培养、课程思政融合、学生竞赛、AI口语训练系统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了深入交流。王小红介绍了福建开放大学外语与文化艺术系在教学改革、教材编写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展示利用批改网进行学生写作大赛及基于讯飞大数据模型的AI口语训练系统的使用情况。方宇波也分享了江苏开放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创新模式和实践案例。此次调研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与合作,为开放教育外语教学的持续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双方一致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外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贡献更多力量。(文:方宇波;图:伏伟;审核:孙雁冰)外国语学院赴福建开放大学外语与文化艺术系,共促外语教学新发展12月19日,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方宇波及教师伏伟一行,前往福建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外语与文化艺术系进行调研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探讨开放教育外语教学的创新发展以及外语教学团队的专业提升。福建开放大学外语与文化艺术系系主任王小红及系部教师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调研过程中,双方围绕开放教育的外语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培养、课程思政融合、学生竞赛、AI口语训练系统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了深入交流。王小红介绍了福建开放大学外语与文化艺术系在教学改革、教材编写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展示利用批改网进行学生写作大赛及基于讯飞大数据模型的AI口语训练系统的使用情况。方宇波也分享了江苏开放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创新模式和实践案例。此次调研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与合作,为开放教育外语教学的持续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双方一致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外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贡献更多力量。(文:方宇波;图:伏伟;审核:孙雁冰)
-
2024/12/26“冬至到,吃饺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便能使人们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温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节气文化,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筑工程学院于12月20日在食堂一楼举办了“爱在冬至,共享家的味道”冬至日师生联谊活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亚、全体辅导员及教职工、学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同体验这一温馨的传统习俗。活动在徐亚温馨的问候与祝福中拉开序幕。她鼓励大家亲手制作饺子,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与温暖。在欢声笑语中,工作人员早已备好了丰富的食材,饺子皮与春卷皮整齐排列,等待着大家的巧手加工。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摊开饺子皮,将馅放好,第一次包的同学馅儿不要放太多,对,饺子皮像这样捏起来,一定要捏紧,否则下饺子时会散开”,老师和食堂工作人员亲自示范,指导同学们如何包出漂亮的饺子。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展示自己的包饺子技艺,从梅花形到三角形,再到元宝形、柳叶形,各式各样的饺子形状层出不穷,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意与才华。同时,春卷组也是手法娴熟,一张张薄薄的饼皮在同学们的手中翻转飞舞,很快就裹满了美味的馅料。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师生们边忙活边聊天,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爱在冬至,共享家的味道 ——建筑工程学院开展冬至日师生联谊活动“冬至到,吃饺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便能使人们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温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节气文化,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筑工程学院于12月20日在食堂一楼举办了“爱在冬至,共享家的味道”冬至日师生联谊活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亚、全体辅导员及教职工、学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同体验这一温馨的传统习俗。活动在徐亚温馨的问候与祝福中拉开序幕。她鼓励大家亲手制作饺子,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与温暖。在欢声笑语中,工作人员早已备好了丰富的食材,饺子皮与春卷皮整齐排列,等待着大家的巧手加工。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摊开饺子皮,将馅放好,第一次包的同学馅儿不要放太多,对,饺子皮像这样捏起来,一定要捏紧,否则下饺子时会散开”,老师和食堂工作人员亲自示范,指导同学们如何包出漂亮的饺子。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展示自己的包饺子技艺,从梅花形到三角形,再到元宝形、柳叶形,各式各样的饺子形状层出不穷,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意与才华。同时,春卷组也是手法娴熟,一张张薄薄的饼皮在同学们的手中翻转飞舞,很快就裹满了美味的馅料。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师生们边忙活边聊天,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
-
2024/12/252024年12月9日—20日,由商学院指导建设的书法协会组织开展了“书史祭英魂 墨韵传和平”活动。同学们通过书法艺术来缅怀历史英烈,共同以笔为剑,以墨为锋,在宣纸之上书写对历史的缅怀与对和平的期盼。活动伊始,同学们在东校区教学楼大厅领取专门准备的书写纸。通过选取相关诗词,进行硬笔书法创作,运用硬笔书写表达对遇难同胞及先烈的缅怀之情。选择软笔的同学则通过书写与国家公祭日、和平祈愿等相关的诗词、联句或自创文辞,将内心深处对英烈的无限敬意与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凝于笔端,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洒豪情。此次“书史祭英魂 墨韵传和平”活动的开展,是一次文化传承与精神弘扬的生动实践,旨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提升同学们的书法素养与艺术鉴赏力。活动通过书法这一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将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参与者心中,激励广大青年学子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努力为和平发展、和谐稳定贡献青春力量,让和平的光芒永远照耀着人类前行的道路,让珍惜和平的理念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文/图:吴晶晶;审核:丁晓华 何冬梅)书法协会组织开展“书史祭英魂 墨韵传和平”活动2024年12月9日—20日,由商学院指导建设的书法协会组织开展了“书史祭英魂 墨韵传和平”活动。同学们通过书法艺术来缅怀历史英烈,共同以笔为剑,以墨为锋,在宣纸之上书写对历史的缅怀与对和平的期盼。活动伊始,同学们在东校区教学楼大厅领取专门准备的书写纸。通过选取相关诗词,进行硬笔书法创作,运用硬笔书写表达对遇难同胞及先烈的缅怀之情。选择软笔的同学则通过书写与国家公祭日、和平祈愿等相关的诗词、联句或自创文辞,将内心深处对英烈的无限敬意与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凝于笔端,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洒豪情。此次“书史祭英魂 墨韵传和平”活动的开展,是一次文化传承与精神弘扬的生动实践,旨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提升同学们的书法素养与艺术鉴赏力。活动通过书法这一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将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参与者心中,激励广大青年学子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努力为和平发展、和谐稳定贡献青春力量,让和平的光芒永远照耀着人类前行的道路,让珍惜和平的理念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文/图:吴晶晶;审核:丁晓华 何冬梅)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