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开课活动(三)

发布者:常桐珲发布时间:2023-12-05浏览次数:649

11月2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部青年教师周珊珊在东校区教学楼106教室开设了主题为“如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教学公开课,本次开课班级为22级广告艺术设计班级。学院季海菊院长、陆洋副院长及10余名教师现场观摩听课。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周珊珊重点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三个方面加以阐释。在教学中,周珊珊充分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由学生展示杭州亚运会中的文化元素,为同学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方式提供了鲜活案例;注重贴合艺术设计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解析大学生艺术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将文化传承与自身学业相结合;并以电影、游戏等学生熟悉的文化产品为例,分析这些产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外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正向作用。周珊珊以配乐诵读《诗画中国》为课程结语,进一步升华主题,提升文化感悟,坚定文化自信。本次公开课还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设计了多处讨论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并持续投入在教学全过程中。周珊珊在课堂上娓娓道来,以较强的亲和力感染学生、调动气氛,教学内容以感性认识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学生反馈好。

在课后教学研讨环节,参与听课的老师们就周珊珊提出的“如何带动学生的热情”“如何提升思政理论的阐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大家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程特点,从内容设计、教学效果、专业融入等方面认真点评与研讨,一致认为周珊珊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设计精巧,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老师们还对教学中一些细节处理等提出了切实、具体的建议。本次公开课活动不仅为学院教师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现场充满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参与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文:赵坤/图:常桐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