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9在2025年5月11日举办的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商学院教师团队凭借出色的教学创新成果和卓越的现场表现荣获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省教育厅指导、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是全省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学竞赛之一。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提升育人质量”为宗旨,汇聚全省高校优秀教师同台竞技,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选拔优秀团队。获奖团队由商学院营销管理系王琦馨担任主讲教师,商学院副院长张燕教授、营销管理系负责人陈向南、国际电子商务系负责人易也难共同组成参赛团队。参赛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服务营销》,团队以中国故事服务营销实践为主题,创新构建“产教融合、数智相通”的教学模式,获得评审专家认可。面对紧张的备赛周期,团队高效完成课程优化、资源整合和现场演练,其出色表现源于长期参与教学能力比赛的经验积累。团队成员通力协作,采用“集中研讨、分段攻坚”的工作模式,最终呈现出一套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主讲教师王琦馨表示:“一等奖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学校与学院长期支持教学创新的体现。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力争在以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为学校争光。”此次获奖商学院教师团队荣获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在2025年5月11日举办的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商学院教师团队凭借出色的教学创新成果和卓越的现场表现荣获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省教育厅指导、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是全省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学竞赛之一。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提升育人质量”为宗旨,汇聚全省高校优秀教师同台竞技,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选拔优秀团队。获奖团队由商学院营销管理系王琦馨担任主讲教师,商学院副院长张燕教授、营销管理系负责人陈向南、国际电子商务系负责人易也难共同组成参赛团队。参赛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服务营销》,团队以中国故事服务营销实践为主题,创新构建“产教融合、数智相通”的教学模式,获得评审专家认可。面对紧张的备赛周期,团队高效完成课程优化、资源整合和现场演练,其出色表现源于长期参与教学能力比赛的经验积累。团队成员通力协作,采用“集中研讨、分段攻坚”的工作模式,最终呈现出一套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主讲教师王琦馨表示:“一等奖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学校与学院长期支持教学创新的体现。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力争在以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为学校争光。”此次获奖
-
2025/05/195月15日,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团队近日走进南京雁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企业文化需求、岗位精神、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度调研与交流。此次交流以“共谋产教协同新路径,共育行业急需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实验室参观调研、座谈研讨等形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雁蓝检测以“求真务实、精准公正”为核心价值观,在“团结拼搏、迎难而上”的团队精神驱动下,始终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作为行动准则。这种务实高效的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交流中,企业负责人特别提到2024年“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团结协作”的年度主题,与学院“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使命不谋而合;双方一致认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一家科技型检测企业,雁蓝检测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企业明确提出“科学严谨、数据准确”“规范程序、质量保证”等岗位准则,并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安全与效率,例如“实验前充分准备”“操作中专注严谨”“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等九大细则,这些要求为学院优化课程产教融合育人才,校企协同谱新篇——环境工程系与南京雁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就产教融合深度交流5月15日,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团队近日走进南京雁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企业文化需求、岗位精神、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度调研与交流。此次交流以“共谋产教协同新路径,共育行业急需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实验室参观调研、座谈研讨等形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雁蓝检测以“求真务实、精准公正”为核心价值观,在“团结拼搏、迎难而上”的团队精神驱动下,始终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作为行动准则。这种务实高效的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交流中,企业负责人特别提到2024年“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团结协作”的年度主题,与学院“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使命不谋而合;双方一致认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一家科技型检测企业,雁蓝检测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企业明确提出“科学严谨、数据准确”“规范程序、质量保证”等岗位准则,并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安全与效率,例如“实验前充分准备”“操作中专注严谨”“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等九大细则,这些要求为学院优化课程
-
2025/05/192025年5月15日下午,南京儿童医院内洋溢着别样的温馨与活力。一场以“寻迹建筑之美 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此温情开展。来自建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凭借专业建筑知识,通过趣味科普与创意实践,为10余位住院患儿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之旅,让孩子们在小小的空间里感受建筑工匠的智慧,用双手搭建起心中的“梦幻建筑”。桥连古今 方寸之间见匠心活动开场,志愿者以“桥”为引,通过生动的图文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的精妙与桥梁文化的演变。从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稳固如初的赵州桥,到中华民族的“不屈桥”卢沟桥再到长江上的“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在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中华建筑“一榫一卯”间,不断攻破技术难题中所蕴含的深厚工匠精神。小手创造大世界 模型搭建传递温暖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建筑师”,与志愿者共同动手搭建木质建筑模型。从拼装构件到固定成型,孩子们全神贯注,不仅体验了创造的乐趣,更在协作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一位参与活动的患儿举起自己完成的模型兴奋地说:“原来房子是这样‘搭’出来的!我以后也想设计一座大桥!”本次活动是“了不起架起“童”心桥,共筑建筑梦 ——“了不起的建筑”公益课程走进南京儿童医院2025年5月15日下午,南京儿童医院内洋溢着别样的温馨与活力。一场以“寻迹建筑之美 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此温情开展。来自建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凭借专业建筑知识,通过趣味科普与创意实践,为10余位住院患儿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之旅,让孩子们在小小的空间里感受建筑工匠的智慧,用双手搭建起心中的“梦幻建筑”。桥连古今 方寸之间见匠心活动开场,志愿者以“桥”为引,通过生动的图文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的精妙与桥梁文化的演变。从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稳固如初的赵州桥,到中华民族的“不屈桥”卢沟桥再到长江上的“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在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中华建筑“一榫一卯”间,不断攻破技术难题中所蕴含的深厚工匠精神。小手创造大世界 模型搭建传递温暖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建筑师”,与志愿者共同动手搭建木质建筑模型。从拼装构件到固定成型,孩子们全神贯注,不仅体验了创造的乐趣,更在协作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一位参与活动的患儿举起自己完成的模型兴奋地说:“原来房子是这样‘搭’出来的!我以后也想设计一座大桥!”本次活动是“了不起
-
2025/05/192025年5月14日,教育学院分工会、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教职工赴梅钢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探访钢铁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馆、厂史馆,挖掘工业文明内涵,感悟“艰苦创业、奋发创新”的中国工业精神,为学院教职工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教育课。老师们首先走进钢铁博物馆,其独特的海派建筑风格与花园式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体老师的目光并打卡留念。钢铁博物馆从历史、艺术、科技、生活等多维度诠释钢铁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主题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实物展品重现了中国钢铁工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展现了钢铁工业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结。在由废弃铁路配件库改造而成的沉浸式体验馆中,教职工们依次通过主题展区,全方位感受了钢铁冶炼的奥秘。在参观梅钢厂史陈列馆时,馆内珍藏的档案文献、生产工具与影像资料,全景式展现了梅钢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奋斗史。通过“抢建梅山”“改革奋进”“绿色转型”三大篇章,老师们深刻感受到梅钢人“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精神。其中周恩来总理的手迹——“早日抢出梅山铁”的故事令人鼓舞与振奋。《文汇报》关于梅钢的报道,梅钢成为国内第一个整体制造、整体运输、整体吊装的高炉炉体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学院分工会暨教育学院党总支开展梅钢探访实践活动2025年5月14日,教育学院分工会、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教职工赴梅钢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探访钢铁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馆、厂史馆,挖掘工业文明内涵,感悟“艰苦创业、奋发创新”的中国工业精神,为学院教职工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教育课。老师们首先走进钢铁博物馆,其独特的海派建筑风格与花园式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体老师的目光并打卡留念。钢铁博物馆从历史、艺术、科技、生活等多维度诠释钢铁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主题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实物展品重现了中国钢铁工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展现了钢铁工业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结。在由废弃铁路配件库改造而成的沉浸式体验馆中,教职工们依次通过主题展区,全方位感受了钢铁冶炼的奥秘。在参观梅钢厂史陈列馆时,馆内珍藏的档案文献、生产工具与影像资料,全景式展现了梅钢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奋斗史。通过“抢建梅山”“改革奋进”“绿色转型”三大篇章,老师们深刻感受到梅钢人“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精神。其中周恩来总理的手迹——“早日抢出梅山铁”的故事令人鼓舞与振奋。《文汇报》关于梅钢的报道,梅钢成为国内第一个整体制造、整体运输、整体吊装的高炉炉体安
-
2025/05/19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社会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开放大学特色培训模式,近期,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火映霞、数字工程教育与管理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数培中心”)执行主任徐德、严旺老师分别赴苏州开放大学和常熟开放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培训工作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火映霞介绍了学院在高职教育、开放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融合”方面发展概况,以及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社会教育培训的具体实践。徐德就安全培训合作办学等项目进行了专题介绍,并对社会教育“培训体系化合作”模式的构想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苏州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隽介绍了苏州开放大学在社会教育培训方面的整体规划、实践做法和创新举措。座谈交流中,双方对培训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希望基于事业发展,创新合作机制,开展安全培训等定制化教育培训项目,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双方还就社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在常熟开放大学,校长徐丽娟详细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社会教育师资队伍、特色和品牌项目等情况,以及近年来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座谈中,双方就社建筑工程学院赴苏州开展社会教育培训工作调研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社会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开放大学特色培训模式,近期,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火映霞、数字工程教育与管理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数培中心”)执行主任徐德、严旺老师分别赴苏州开放大学和常熟开放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培训工作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火映霞介绍了学院在高职教育、开放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融合”方面发展概况,以及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社会教育培训的具体实践。徐德就安全培训合作办学等项目进行了专题介绍,并对社会教育“培训体系化合作”模式的构想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苏州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隽介绍了苏州开放大学在社会教育培训方面的整体规划、实践做法和创新举措。座谈交流中,双方对培训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希望基于事业发展,创新合作机制,开展安全培训等定制化教育培训项目,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双方还就社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在常熟开放大学,校长徐丽娟详细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社会教育师资队伍、特色和品牌项目等情况,以及近年来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座谈中,双方就社
-
2025/05/19近日,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青年教师林籽辰凭借传承项目“工尺谱拍曲技法”成功入选。这是我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工尺谱作为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一古老记谱法在600年前便与昆曲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成为记录昆曲声腔美学的独特载体。然而,由于近代简谱的引入等多种因素,工尺谱逐渐式微,专业院团停用已达数十年,民间传承更是岌岌可危,这一古老的记谱技法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艺术学院林籽辰老师长期致力于昆曲艺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运河文化语境下江苏地方戏曲生态研究》,参与《昆曲艺术水平等级考试教材7-9级》《粉墨梨园·昆曲剧目》等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演原创小剧场昆曲《再寻婉娘》,于南京市文化馆进行展演,剧目入选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计划”;与“梅花奖”获得者、戏曲名家合作建设《昆曲表演》《唱腔设计》《昆曲行当“闺门旦”表演》《昆曲行当“生”行表演》等一批在线课程,借助教育渠道,提升公众对昆曲工尺谱拍曲技法的认知深度与理解水平,促进昆曲艺术及工尺谱非遗薪火,青春接力——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入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近日,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青年教师林籽辰凭借传承项目“工尺谱拍曲技法”成功入选。这是我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工尺谱作为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一古老记谱法在600年前便与昆曲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成为记录昆曲声腔美学的独特载体。然而,由于近代简谱的引入等多种因素,工尺谱逐渐式微,专业院团停用已达数十年,民间传承更是岌岌可危,这一古老的记谱技法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艺术学院林籽辰老师长期致力于昆曲艺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运河文化语境下江苏地方戏曲生态研究》,参与《昆曲艺术水平等级考试教材7-9级》《粉墨梨园·昆曲剧目》等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演原创小剧场昆曲《再寻婉娘》,于南京市文化馆进行展演,剧目入选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计划”;与“梅花奖”获得者、戏曲名家合作建设《昆曲表演》《唱腔设计》《昆曲行当“闺门旦”表演》《昆曲行当“生”行表演》等一批在线课程,借助教育渠道,提升公众对昆曲工尺谱拍曲技法的认知深度与理解水平,促进昆曲艺术及工尺谱
-
2025/05/16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教育反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弥补传统教育在实践性、资源整合和市场需求对接上的不足,形成“产、学、研、创”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设计学院于5月14日,在东校区综合楼(北楼)二楼会议室召开社会教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安排及责任落实相关事项。党总支书记邹佳、副书记蒋丽丽,以及设计学院社会教育培训中心成员、各系主任、辅导员及实验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主持,院长谢冬冰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会议确定学院开展首期GYB(创业意识培训)、SYB(创办你的企业)和“启航南京”项目,后续将逐步增设广告设计师等多元化职业技能认证。项目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满足师生考证需求,又可以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格局。会议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就执行方案展开深入讨论,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构建协同联动机制。谢冬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职业技能培训是学院服务社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要求各条线老师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项目对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二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秋季学期培训计划按期落地;三要狠抓细节落实,逐步建立全过程质量聚焦职业规划,点亮生涯梦想——设计学院召开社会教育工作会议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教育反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弥补传统教育在实践性、资源整合和市场需求对接上的不足,形成“产、学、研、创”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设计学院于5月14日,在东校区综合楼(北楼)二楼会议室召开社会教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安排及责任落实相关事项。党总支书记邹佳、副书记蒋丽丽,以及设计学院社会教育培训中心成员、各系主任、辅导员及实验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主持,院长谢冬冰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会议确定学院开展首期GYB(创业意识培训)、SYB(创办你的企业)和“启航南京”项目,后续将逐步增设广告设计师等多元化职业技能认证。项目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满足师生考证需求,又可以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格局。会议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就执行方案展开深入讨论,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构建协同联动机制。谢冬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职业技能培训是学院服务社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要求各条线老师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项目对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二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秋季学期培训计划按期落地;三要狠抓细节落实,逐步建立全过程质量
-
2025/05/16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团干部思想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5月14日下午,艺术学院于应天校区图书馆1004室举办2025年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选拔赛。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洁、学工办主任时海霞、第一党支部支委陈雪茹、第二党支部支委孙琛、以及辅导员王晶晶担任评委。比赛现场,来自各班级的11名团支书与团员选手,以五分钟微团课为载体,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共青团的光辉历史与青年使命担当等主题,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思政理论融入艺术表达,用青春话语传递信仰力量。选手们或以经典案例故事为切入点,讲述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核;或聚焦当下青年关注的热点话题,探讨新时代青年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贡献青春力量。他们声情并茂的讲授,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赢得阵阵掌声。最后,2024级化妆品经营与管理班陶煜芸、2023级化妆品经营与管理班葛悦婷得到评委们一致认可获得一等奖,其余选手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此次选拔赛为学院团干部和团员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促进能力提升的机会,对推动学院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学院以青春之笔 绘思政新篇——艺术学院举办2025年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选拔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团干部思想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5月14日下午,艺术学院于应天校区图书馆1004室举办2025年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选拔赛。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洁、学工办主任时海霞、第一党支部支委陈雪茹、第二党支部支委孙琛、以及辅导员王晶晶担任评委。比赛现场,来自各班级的11名团支书与团员选手,以五分钟微团课为载体,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共青团的光辉历史与青年使命担当等主题,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思政理论融入艺术表达,用青春话语传递信仰力量。选手们或以经典案例故事为切入点,讲述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核;或聚焦当下青年关注的热点话题,探讨新时代青年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贡献青春力量。他们声情并茂的讲授,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赢得阵阵掌声。最后,2024级化妆品经营与管理班陶煜芸、2023级化妆品经营与管理班葛悦婷得到评委们一致认可获得一等奖,其余选手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此次选拔赛为学院团干部和团员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促进能力提升的机会,对推动学院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学院
-
2025/05/16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5月15日,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及统战对象赴南京六朝博物馆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是学院“书记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加深教师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在博物馆专业讲解员带领下,教师们依次参观了六朝博物馆的“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等主题展厅,深入了解了六朝时期的历史脉络、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馆内精美的青瓷器、陶俑、石刻等文物,生动展现了六朝文化的辉煌成就,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此次党日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地体验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党组织生活形式,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党员和统战对象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意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岗位,为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文:李蒙;图:周桔;审核:杨远)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党日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5月15日,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及统战对象赴南京六朝博物馆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是学院“书记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加深教师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在博物馆专业讲解员带领下,教师们依次参观了六朝博物馆的“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等主题展厅,深入了解了六朝时期的历史脉络、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馆内精美的青瓷器、陶俑、石刻等文物,生动展现了六朝文化的辉煌成就,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此次党日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地体验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党组织生活形式,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党员和统战对象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意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岗位,为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文:李蒙;图:周桔;审核:杨远)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