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07在提升创业素养与增强项目实操体验的背景下,我校学生工作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于6月5日下午,在应天校区教学楼807室成功举行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创业体验日活动。此次活动特邀人力资源领域的资深讲师周健驰先生,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的培训与指导。活动吸引了来自全校80余名“双创”社团成员、创业园区团队成员及有志于创业的学生,他们汇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旨在深化创业理解与实践的体验活动。本次创业体验日活动精心设计了五大模块:开场介绍、创业模拟启动、商业计划书撰写、模拟路演以及活动总结。活动重点围绕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机会识别、创业画布应用、以及模拟路演技巧等四大核心内容展开,旨在通过全新的培训模式,让参与者在紧张而充实的课程中,全方位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在培训过程中,周健驰特别强调了一份优秀的创业计划书应具备的特点:在商品、实施、运营方面的创新性;在市场行为方面的商业性;在团队描述方面的团队精神;以及在社会贡献、就业岗位、政策执行方面的社会价值。他还分享了六个关键的演讲技巧,包括清晰阐述项目、了解演讲流程、控制演讲时间、自信应对提问、展现个人魅力以及提前准备演讲设备和资料。周健驰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激发创新火花:我校创业体验日活动圆满落幕在提升创业素养与增强项目实操体验的背景下,我校学生工作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于6月5日下午,在应天校区教学楼807室成功举行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创业体验日活动。此次活动特邀人力资源领域的资深讲师周健驰先生,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的培训与指导。活动吸引了来自全校80余名“双创”社团成员、创业园区团队成员及有志于创业的学生,他们汇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旨在深化创业理解与实践的体验活动。本次创业体验日活动精心设计了五大模块:开场介绍、创业模拟启动、商业计划书撰写、模拟路演以及活动总结。活动重点围绕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机会识别、创业画布应用、以及模拟路演技巧等四大核心内容展开,旨在通过全新的培训模式,让参与者在紧张而充实的课程中,全方位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在培训过程中,周健驰特别强调了一份优秀的创业计划书应具备的特点:在商品、实施、运营方面的创新性;在市场行为方面的商业性;在团队描述方面的团队精神;以及在社会贡献、就业岗位、政策执行方面的社会价值。他还分享了六个关键的演讲技巧,包括清晰阐述项目、了解演讲流程、控制演讲时间、自信应对提问、展现个人魅力以及提前准备演讲设备和资料。周健驰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
-
2024/06/076月4日下午,四川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处副处长何红,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华等一行四人来我校调研座谈。社会教育处处长、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主任张璇、老年发展学院院长周振华、学分银行副主任尔宝库、社会教育处副处长王铮及部门相关人员参加调研活动。座谈会上,张璇对四川开大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从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对我校社会教育开展进行了介绍。周振华就对方关心的江苏老年开放大学的挂牌与建设进行了重点交流,分享了经验和做法。会议还就“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终身教育资源库”及“学分银行”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的交流讨论。何红一行对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发挥作用表示赞赏,表示学校在终身教育领域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值得学习。(文/图:社会教育处 沈悦)四川开放大学一行来我校调研座谈6月4日下午,四川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处副处长何红,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华等一行四人来我校调研座谈。社会教育处处长、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主任张璇、老年发展学院院长周振华、学分银行副主任尔宝库、社会教育处副处长王铮及部门相关人员参加调研活动。座谈会上,张璇对四川开大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从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对我校社会教育开展进行了介绍。周振华就对方关心的江苏老年开放大学的挂牌与建设进行了重点交流,分享了经验和做法。会议还就“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终身教育资源库”及“学分银行”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的交流讨论。何红一行对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发挥作用表示赞赏,表示学校在终身教育领域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值得学习。(文/图:社会教育处 沈悦)
-
2024/06/075月28日中午,信息工程学院修远国学社在教学楼203教室举办第四届“白马杯”辩论赛初赛,来自我校的4支队伍参加本次比赛,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张铁成、马良、李文静、任慧敏以及修远国学社负责人夏睿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本场比赛探讨了“当代社会,‘求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短视频盛行提升/降低了当代人的认知能力”两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辩题。比赛开始后,双方选手围绕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选手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用事实和数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支持;反方选手们则针对正方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双方唇枪舌剑,气氛紧张而热烈,观众们纷纷为参赛选手们加油鼓劲,最终2支队伍晋级决赛。涌动青春之思辨,共赴语言之盛宴。本次比赛展现了我校学子优秀的思辨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升了同学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希望同学们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树立创新意识,磨砺思辨精神,弘扬优良学风。(图文:余思哲、张铁成,审核:王小军、顾晨)信息工程学院举办第四届“白马杯”辩论赛初赛5月28日中午,信息工程学院修远国学社在教学楼203教室举办第四届“白马杯”辩论赛初赛,来自我校的4支队伍参加本次比赛,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张铁成、马良、李文静、任慧敏以及修远国学社负责人夏睿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本场比赛探讨了“当代社会,‘求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短视频盛行提升/降低了当代人的认知能力”两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辩题。比赛开始后,双方选手围绕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选手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用事实和数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支持;反方选手们则针对正方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双方唇枪舌剑,气氛紧张而热烈,观众们纷纷为参赛选手们加油鼓劲,最终2支队伍晋级决赛。涌动青春之思辨,共赴语言之盛宴。本次比赛展现了我校学子优秀的思辨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升了同学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希望同学们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树立创新意识,磨砺思辨精神,弘扬优良学风。(图文:余思哲、张铁成,审核:王小军、顾晨)
-
2024/06/07为推进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促进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深入了解并优化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教育学院院长吴杰、副院长夏松、学前教育系教师张惠华和钟秋菊一行于6月4日前往淮安开放大学开展调研工作。淮安开放大学校长林以猛、开放与社会教育学院负责人及相关同志参加了本次调研。林以猛校长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并带领调研团队参观了淮安开放大学明远路校区的图书馆分馆、普通话测试基地、于洋心理健康工作室等相关功能室。座谈会上,林以猛等相关同志详细介绍了淮安开放大学在开放招生、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考试安排以及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的情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和意见。吴杰等一行人员感谢淮安开放大学对省校工作的大力支持,针对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毕业论文、期末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解疑,并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办学系统共同体建设,充分吸收意见和建议,加强学院毕业论文组织工作,优化课程内容和线下教学工作,强化办学系统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此次调研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办学系统学前教育专业体系建设,建立教育学院与淮安开放大学的长效联动机制,为双方不断深化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持续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内涵建设。(文/图:钟秋菊;审核:夏松、吴教育学院赴淮安开放大学开展学前教育专业高水平建设调研为推进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促进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深入了解并优化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教育学院院长吴杰、副院长夏松、学前教育系教师张惠华和钟秋菊一行于6月4日前往淮安开放大学开展调研工作。淮安开放大学校长林以猛、开放与社会教育学院负责人及相关同志参加了本次调研。林以猛校长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并带领调研团队参观了淮安开放大学明远路校区的图书馆分馆、普通话测试基地、于洋心理健康工作室等相关功能室。座谈会上,林以猛等相关同志详细介绍了淮安开放大学在开放招生、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考试安排以及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的情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和意见。吴杰等一行人员感谢淮安开放大学对省校工作的大力支持,针对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毕业论文、期末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解疑,并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办学系统共同体建设,充分吸收意见和建议,加强学院毕业论文组织工作,优化课程内容和线下教学工作,强化办学系统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此次调研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办学系统学前教育专业体系建设,建立教育学院与淮安开放大学的长效联动机制,为双方不断深化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持续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内涵建设。(文/图:钟秋菊;审核:夏松、吴
-
2024/06/07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2日,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建筑工程学院阳光志愿服务队走进南苑街道爱达社区,协助社区开展“爱心端午,‘粽’享一夏”活动。清晨,志愿者们便早早地抵达活动现场,开始忙碌地布置场地,准备各种物品。他们身着鲜亮的红色马甲,满怀热情地迎接着每一位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随着活动的开始,现场气氛逐渐升温。扔飞镖游戏环节,志愿者们除了维护好秩序,还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叔叔阿姨,确保他们能够在安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游戏的乐趣。五彩绳DIY活动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居民们亲手编织五彩绳,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又紧随爱达社区工作人员的脚步,前往“光荣之家”进行节日慰问。他们为这些家庭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和礼物,表达了对这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家庭的深深敬意和感激。此次活动不仅为社区老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和温暖,也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建筑工程学院阳光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赢得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一致好评。(文:朱宁祥、汪博恺/爱心端午,粽香传情 ——建筑工程学院阳光志愿服务队与社区老人共度佳节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2日,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建筑工程学院阳光志愿服务队走进南苑街道爱达社区,协助社区开展“爱心端午,‘粽’享一夏”活动。清晨,志愿者们便早早地抵达活动现场,开始忙碌地布置场地,准备各种物品。他们身着鲜亮的红色马甲,满怀热情地迎接着每一位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随着活动的开始,现场气氛逐渐升温。扔飞镖游戏环节,志愿者们除了维护好秩序,还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叔叔阿姨,确保他们能够在安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游戏的乐趣。五彩绳DIY活动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居民们亲手编织五彩绳,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又紧随爱达社区工作人员的脚步,前往“光荣之家”进行节日慰问。他们为这些家庭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和礼物,表达了对这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家庭的深深敬意和感激。此次活动不仅为社区老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和温暖,也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建筑工程学院阳光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赢得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一致好评。(文:朱宁祥、汪博恺/
-
2024/06/06近日,第十四届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圆满落幕。这场由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南京中心、江苏省工程图学学会联合主办,东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共同承办的赛事,吸引了众多高校学子的热情参与。建筑工程学院代表队在景晶晶、刘鑫、赵美杰、王宇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激烈比拼,最终脱颖而出,斩获多个重要奖项。此次竞赛中,建筑工程学院的7名学生表现出色。他们在土木建筑类的“工程图绘制”项目中,勇夺个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并荣获团体二等奖1项。在“三维数字建模”项目中,他们再次发力,取得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团体一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本届技能竞赛首次以线下方式进行,汇聚了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等地88所院校的1832名学生选手。他们在机械类、土木建筑类等多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其中,土木建筑类分为“工程图绘制”和“三维数字建模”两个子项目,充分展示了选手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此次竞赛为热爱CAD软件和三维建模技术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是对学院教学质量和学生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参与技能竞赛,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建筑工程学院在第十四届华东区CAD技能竞赛中获多个奖项近日,第十四届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圆满落幕。这场由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南京中心、江苏省工程图学学会联合主办,东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共同承办的赛事,吸引了众多高校学子的热情参与。建筑工程学院代表队在景晶晶、刘鑫、赵美杰、王宇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激烈比拼,最终脱颖而出,斩获多个重要奖项。此次竞赛中,建筑工程学院的7名学生表现出色。他们在土木建筑类的“工程图绘制”项目中,勇夺个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并荣获团体二等奖1项。在“三维数字建模”项目中,他们再次发力,取得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团体一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本届技能竞赛首次以线下方式进行,汇聚了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等地88所院校的1832名学生选手。他们在机械类、土木建筑类等多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其中,土木建筑类分为“工程图绘制”和“三维数字建模”两个子项目,充分展示了选手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此次竞赛为热爱CAD软件和三维建模技术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是对学院教学质量和学生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参与技能竞赛,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还增强了团队
-
2024/06/06为充分发挥朋辈榜样引领作用,帮助我院学子明确学业规划方向,有效备战转本考试,5月24日中午,信息工程学院在应天校区203教室开展第三期“学长说”专转本经验分享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特邀优秀毕业生代表郑家滨和开拓者协会季俊贤作为主讲嘉宾。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马良、张铁成、李文静以及2022级、2023级共110余名同学参加了分享会。郑家滨从自身学习历程出发,讲述了他转本考研求学经历,分享了转本考试复习备考经验。他表示,在备考过程中要做好时间规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能够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平时,需和周围同样备考转本的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学会资源共享,在遇到难题时可以共同探讨;在临近转本考试时,要坚定自己的选择,专心致志复习备考。他鼓励同学们带着信念与信仰,穿过荆棘,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季俊贤以“以赛促学 学以致用”为主题,分享了在校两年多的比赛经历,并结合职业规划,鼓励学弟学妹们明确发展方向。季俊贤就自己的备考经验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好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二是在备考过程中要坚守初心、持之以恒;三是自觉培养学习习惯,摆正心态、树立信心。分享会上,同信息工程学院开展“学长说”主题教育活动 ——专转本经验分享交流会为充分发挥朋辈榜样引领作用,帮助我院学子明确学业规划方向,有效备战转本考试,5月24日中午,信息工程学院在应天校区203教室开展第三期“学长说”专转本经验分享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特邀优秀毕业生代表郑家滨和开拓者协会季俊贤作为主讲嘉宾。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马良、张铁成、李文静以及2022级、2023级共110余名同学参加了分享会。郑家滨从自身学习历程出发,讲述了他转本考研求学经历,分享了转本考试复习备考经验。他表示,在备考过程中要做好时间规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能够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平时,需和周围同样备考转本的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学会资源共享,在遇到难题时可以共同探讨;在临近转本考试时,要坚定自己的选择,专心致志复习备考。他鼓励同学们带着信念与信仰,穿过荆棘,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季俊贤以“以赛促学 学以致用”为主题,分享了在校两年多的比赛经历,并结合职业规划,鼓励学弟学妹们明确发展方向。季俊贤就自己的备考经验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好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二是在备考过程中要坚守初心、持之以恒;三是自觉培养学习习惯,摆正心态、树立信心。分享会上,同
-
2024/06/05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刻领会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和弘扬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5月31日上午,“雨花英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露、王笑笑作为优秀征文作者受邀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南京中共党史学会、南京雨花英烈研究会、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党史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会议。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经地生致辞,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张宏志分别作主旨发言。学术研讨阶段,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炳林,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金龙,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何虎生,南京雨花英烈研究会会长王跃等专家从不同维度深入阐释雨花英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探讨进一步传承弘扬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的有效路径。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雨花英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刻领会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和弘扬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5月31日上午,“雨花英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露、王笑笑作为优秀征文作者受邀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南京中共党史学会、南京雨花英烈研究会、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党史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会议。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经地生致辞,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张宏志分别作主旨发言。学术研讨阶段,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炳林,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金龙,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何虎生,南京雨花英烈研究会会长王跃等专家从不同维度深入阐释雨花英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探讨进一步传承弘扬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的有效路径。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
-
2024/06/05为深化学生们的法治意识,提升对宪法精神的认知,建筑工程学院于近日组织22级建筑室内设计和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南京宪法公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南京宪法公园位于河西新城文体轴线西端,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走进公园,同学们立即被它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景观环境所吸引,公园巧妙地将宪法文本和元素融入其中,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宪法的威严和力量。在宪法宣传教育展馆内,严肃而庄重的氛围让同学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展馆呈圆环形布局,分为五个展厅,通过336张图片、106件(套)展品以及11张图表,详尽地展示了我国宪法的“进化史”。令人印象更深刻的是,16个艺术场景以及27项多媒体演绎项目,利用音乐、视频和互动游戏等多媒体技术,将宪法知识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极大地加深了同学们对宪法的理解和记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沉浸式学习,大家全过程、全景式、全方位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宪、制宪、修宪、奉宪的伟大历程。沉浸式地学习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宪法不再是抽象的文本,而是将中国式现代化法治篇章呈现出可观、可感、可信的现实场景,激发了大家心怀天走进宪法公园 感悟法润青春 ——建筑工程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一)为深化学生们的法治意识,提升对宪法精神的认知,建筑工程学院于近日组织22级建筑室内设计和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南京宪法公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南京宪法公园位于河西新城文体轴线西端,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走进公园,同学们立即被它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景观环境所吸引,公园巧妙地将宪法文本和元素融入其中,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宪法的威严和力量。在宪法宣传教育展馆内,严肃而庄重的氛围让同学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展馆呈圆环形布局,分为五个展厅,通过336张图片、106件(套)展品以及11张图表,详尽地展示了我国宪法的“进化史”。令人印象更深刻的是,16个艺术场景以及27项多媒体演绎项目,利用音乐、视频和互动游戏等多媒体技术,将宪法知识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极大地加深了同学们对宪法的理解和记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沉浸式学习,大家全过程、全景式、全方位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宪、制宪、修宪、奉宪的伟大历程。沉浸式地学习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宪法不再是抽象的文本,而是将中国式现代化法治篇章呈现出可观、可感、可信的现实场景,激发了大家心怀天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