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31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老年教育在养老机构中的有效途径,助力我校老年教育更好地为社区服务,10月24日,民建江苏开放大学支部前往南京银城君颐东方国际康养社区开展走访调研。民建江苏省直工委副主委王鸿博、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学科建设处处长冯国刚应邀参加。此次调研主要围绕实施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民建支部在访问过程中详细了解了银城国际康养社区的运营情况和教学环境。该社区负责人介绍了社区内部设施、主要服务及品牌特色,包括医疗护理、康复理疗、生活照料、营养膳食、康乐团建等颐养支持。尤其是以东方学院、兴趣俱乐部、君颐讲堂为核心的老年教育和文娱板块,与我校致力于倡导终身学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理念上产生诸多共鸣,也在硬件建设、课程设置、合作潜质等方面带来很多启发。参观和讨论中,民建支部的成员们与社区中心管理人员和部分长者居民进行了交流。冯国刚介绍了学校在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进展和优势,并表示,希望未来能与康养社区有更多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在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上共同创新,并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以推广终身学习的理念至更广泛的区域和人群。此次民建江苏开放大学支部走访银城君颐东方国际康养社区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老年教育在养老机构中的有效途径,助力我校老年教育更好地为社区服务,10月24日,民建江苏开放大学支部前往南京银城君颐东方国际康养社区开展走访调研。民建江苏省直工委副主委王鸿博、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学科建设处处长冯国刚应邀参加。此次调研主要围绕实施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民建支部在访问过程中详细了解了银城国际康养社区的运营情况和教学环境。该社区负责人介绍了社区内部设施、主要服务及品牌特色,包括医疗护理、康复理疗、生活照料、营养膳食、康乐团建等颐养支持。尤其是以东方学院、兴趣俱乐部、君颐讲堂为核心的老年教育和文娱板块,与我校致力于倡导终身学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理念上产生诸多共鸣,也在硬件建设、课程设置、合作潜质等方面带来很多启发。参观和讨论中,民建支部的成员们与社区中心管理人员和部分长者居民进行了交流。冯国刚介绍了学校在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进展和优势,并表示,希望未来能与康养社区有更多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在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上共同创新,并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以推广终身学习的理念至更广泛的区域和人群。此次
-
2024/10/31为做好2025年高级别项目申报工作,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10 月 25 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举行高级别项目申报选题指导会。会议邀请淮阴师范学院社科处展伟处长以及青海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秋梅副院长进行分享。会议由季海菊院长主持,学院科研骨干及青年教师参会。会上,李秋梅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为题,立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结合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系统地从科学选题、规范检索、内容创新、研究团队等多个关键层面,分享了高级别项目申报的经验,为在场教师们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实践指导。展伟以“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的道与术”为题展开阐述。他从科研项目的基本特点、组织维度、技术维度、学科维度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重点阐释科研选题以及撰写课题申报书要点,鼓励教师们要精准定位,围绕前期课题基础,立足长期研究,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同时,他还从集体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相互关系的角度,深刻剖析了科研项目的底层逻辑,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本次选题指导会内容丰富,启发性强,对全面提升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加强持续加强指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5年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选题指导会为做好2025年高级别项目申报工作,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10 月 25 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举行高级别项目申报选题指导会。会议邀请淮阴师范学院社科处展伟处长以及青海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秋梅副院长进行分享。会议由季海菊院长主持,学院科研骨干及青年教师参会。会上,李秋梅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为题,立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结合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系统地从科学选题、规范检索、内容创新、研究团队等多个关键层面,分享了高级别项目申报的经验,为在场教师们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实践指导。展伟以“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的道与术”为题展开阐述。他从科研项目的基本特点、组织维度、技术维度、学科维度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重点阐释科研选题以及撰写课题申报书要点,鼓励教师们要精准定位,围绕前期课题基础,立足长期研究,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同时,他还从集体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相互关系的角度,深刻剖析了科研项目的底层逻辑,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本次选题指导会内容丰富,启发性强,对全面提升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加强持续加强指
-
2024/10/312024年10月22-23日,商学院院长周晓珺、院长助理何冬梅、国际电子商务系易也难博士和胡文婷博士受邀参加2024数字产业大会暨第六届GDS数字大会。本次大会由华为云、商中在线、ZDNS、无锡市数字产业联合会联合主办,泛亚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京东云、360公司、聚名科技、江苏踏金等知名单位的倾力支持。大会汇聚了来自政府、企业、学术界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和精英,共同探讨数字中国建设的未来和发展方向,为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10月22日晚,商学院一行参加了“2024GDS产教融合研讨会”,京东科技陈琳分享了“京东科技新质人才服务方案”,旨在探讨如何结合企业需求与教育资源,培养适应未来市场的人才。易也难博士从院校角度提出了产教融合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了教育与行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0月23日上午,主会场的主题演讲环节精彩纷呈。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带来“掌握互联网关键基础资源,助力网络强国建设”的主题演讲;华为云中国区销售伙伴拓展部部长赵明芳发表了题为“聚智同行,华为云携手伙伴共赢云商机”的主旨演讲;东华大学数字资产研究融汇产业智慧、共谱数字华章 ——商学院受邀参加2024数字产业大会暨第六届GDS数字大会2024年10月22-23日,商学院院长周晓珺、院长助理何冬梅、国际电子商务系易也难博士和胡文婷博士受邀参加2024数字产业大会暨第六届GDS数字大会。本次大会由华为云、商中在线、ZDNS、无锡市数字产业联合会联合主办,泛亚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京东云、360公司、聚名科技、江苏踏金等知名单位的倾力支持。大会汇聚了来自政府、企业、学术界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和精英,共同探讨数字中国建设的未来和发展方向,为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10月22日晚,商学院一行参加了“2024GDS产教融合研讨会”,京东科技陈琳分享了“京东科技新质人才服务方案”,旨在探讨如何结合企业需求与教育资源,培养适应未来市场的人才。易也难博士从院校角度提出了产教融合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了教育与行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0月23日上午,主会场的主题演讲环节精彩纷呈。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带来“掌握互联网关键基础资源,助力网络强国建设”的主题演讲;华为云中国区销售伙伴拓展部部长赵明芳发表了题为“聚智同行,华为云携手伙伴共赢云商机”的主旨演讲;东华大学数字资产研究
-
2024/10/30在秋意渐浓的十月,金陵大地迎来了科技创新的丰收季节。10月22至24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江苏青年“创青春”大赛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建筑工程学院《自清无淤—城市雨污管道清淤革新者》项目首次参加该赛事“社会企业专项”创新组赛道,荣获大赛省级三等奖。本次大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帮助青年创业者搭建展示才华、交流思想、对接资源的广阔舞台。大赛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社会企业4个领域,分设创新组、初创组、成长组等组别,吸引了来自全国的960个青创项目报名参。经过初赛、半决赛,共有122个项目进入现场决赛。经过激烈角逐,72个项目最终脱颖而出。学院获奖项目《自清无淤—城市雨污管道清淤革新者》由张子轩、陈嘉伟、张展瑞、刘硕等同学组成团队,在指导教师严莹、钱声源、仲青的悉心指导下,研发出旨在解决市政管网淤堵问题的创新产品。该项目不仅有效降低了城市内涝风险,其零能耗特性更是为清淤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显著减少了水电消耗,为城喜报!建筑工程学院团队获2024年江苏青年创青春大赛三等奖在秋意渐浓的十月,金陵大地迎来了科技创新的丰收季节。10月22至24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江苏青年“创青春”大赛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建筑工程学院《自清无淤—城市雨污管道清淤革新者》项目首次参加该赛事“社会企业专项”创新组赛道,荣获大赛省级三等奖。本次大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帮助青年创业者搭建展示才华、交流思想、对接资源的广阔舞台。大赛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社会企业4个领域,分设创新组、初创组、成长组等组别,吸引了来自全国的960个青创项目报名参。经过初赛、半决赛,共有122个项目进入现场决赛。经过激烈角逐,72个项目最终脱颖而出。学院获奖项目《自清无淤—城市雨污管道清淤革新者》由张子轩、陈嘉伟、张展瑞、刘硕等同学组成团队,在指导教师严莹、钱声源、仲青的悉心指导下,研发出旨在解决市政管网淤堵问题的创新产品。该项目不仅有效降低了城市内涝风险,其零能耗特性更是为清淤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显著减少了水电消耗,为城
-
2024/10/3010月22日至27日,青海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秋梅、副教授李明臻一行来我校开展调研交流。23日上午,双方在二楼第二会议室开展座谈交流。院长季海菊对李秋梅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交流等方面对学院概况作了整体介绍。她强调,学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充分发挥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党总支书记张露对学院党建工作整体情况、特色亮点打造等方面作了介绍。副院长陆洋就课程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等内容作了分享。李秋梅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就青海开放大学马院整体情况作了介绍。她提出,本次调研旨在学习借鉴马院建设经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理念思路、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等。她希望双方能持续深化交流协作,发挥体系办学优势,探索合作发展路径,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座谈会上,党支部书记及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分别围绕支部党建、特色教研活动、线上线下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与李秋梅院长一行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交流。24日至27日,李秋梅一行还参观了我校资源建设中心、新校区,实地考察我校在资源青海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秋梅副院长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10月22日至27日,青海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秋梅、副教授李明臻一行来我校开展调研交流。23日上午,双方在二楼第二会议室开展座谈交流。院长季海菊对李秋梅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交流等方面对学院概况作了整体介绍。她强调,学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充分发挥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党总支书记张露对学院党建工作整体情况、特色亮点打造等方面作了介绍。副院长陆洋就课程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等内容作了分享。李秋梅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就青海开放大学马院整体情况作了介绍。她提出,本次调研旨在学习借鉴马院建设经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理念思路、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等。她希望双方能持续深化交流协作,发挥体系办学优势,探索合作发展路径,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座谈会上,党支部书记及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分别围绕支部党建、特色教研活动、线上线下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与李秋梅院长一行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交流。24日至27日,李秋梅一行还参观了我校资源建设中心、新校区,实地考察我校在资源
-
2024/10/3010月27日, 2024年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物流服务师三级和营销员三级在定淮门东校区顺利举行。本次考试由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主办,商学院承办。为保证线下考试顺利进行,实训中心老师前期主动与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进行沟通,积极做好技术配置、设备调试等准备工作,确保软硬件条件满足考试要求。考试期间,实训中心教师自觉维护考场秩序,认真做好考生身份核验、监控设备调试、考试设备使用指导等工作,确保考试稳定有序开展,保障了考试的圆满结束。此次考试加强了学院与行业协会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方面的合作,共同为地方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院在组织和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方面的能力,助力学院积极贯彻实施产教融合。(图/文:许力文 审核:张燕)商学院成功承办2024年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10月27日, 2024年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物流服务师三级和营销员三级在定淮门东校区顺利举行。本次考试由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主办,商学院承办。为保证线下考试顺利进行,实训中心老师前期主动与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进行沟通,积极做好技术配置、设备调试等准备工作,确保软硬件条件满足考试要求。考试期间,实训中心教师自觉维护考场秩序,认真做好考生身份核验、监控设备调试、考试设备使用指导等工作,确保考试稳定有序开展,保障了考试的圆满结束。此次考试加强了学院与行业协会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方面的合作,共同为地方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院在组织和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方面的能力,助力学院积极贯彻实施产教融合。(图/文:许力文 审核:张燕)
-
2024/10/30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10月29日上午,我校在东校区图书馆5楼报告厅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会。邀请江苏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第三批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参编人薛海波作专题宣讲。学院党总支及党支部书记、统战委员、辅导员、学生代表近170人参加。宣讲会由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学科建设处处长冯国刚主持。薛海波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为题,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重要性、基本概念、学术紧迫性、形成与发展过程等四个方面作了专题宣讲,详细解读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并围绕中华民族形成于何时、中华民族作为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和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每个历史阶段的演进脉络等问题进行了具体阐释。整场宣讲视角独特、剖析深入、案例丰富,为广大师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指导。本次专题宣讲会是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增进广大师生对铸我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10月29日上午,我校在东校区图书馆5楼报告厅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会。邀请江苏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第三批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参编人薛海波作专题宣讲。学院党总支及党支部书记、统战委员、辅导员、学生代表近170人参加。宣讲会由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学科建设处处长冯国刚主持。薛海波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为题,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重要性、基本概念、学术紧迫性、形成与发展过程等四个方面作了专题宣讲,详细解读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并围绕中华民族形成于何时、中华民族作为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和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每个历史阶段的演进脉络等问题进行了具体阐释。整场宣讲视角独特、剖析深入、案例丰富,为广大师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指导。本次专题宣讲会是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增进广大师生对铸
-
2024/10/29为深入挖掘南京市江宁区农业科技发展瓜果种植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需求,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靶向服务,助力江宁乡村全面振兴。10月15日,由乡村振兴学院支撑的江苏省创新创业研究会乡村振兴专委会承担的中国科协“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项目专场调研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在南京市江宁区举办。项目负责人袁灿生带领团队成员实地查看了江宁区横溪瓜果菜专业技术协会生产基地的设施条件和作物种植现场,与协会负责人、协会会员就农作物品种、栽培、土壤改良和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优化江宁横溪瓜果菜产业技术问题和需求清单。在培训会上,袁灿生介绍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和实现农民节支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团队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目标效果,提出可以在江宁横溪瓜果菜专业技术协会试点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协会、生产型会员和服务型会员的生产和市场资源整合、发展利益和收益共享等目标。参与活动的协会会员普遍认识到这种模式有利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纷纷表示要参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智慧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专题调研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在江宁横溪举办为深入挖掘南京市江宁区农业科技发展瓜果种植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需求,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靶向服务,助力江宁乡村全面振兴。10月15日,由乡村振兴学院支撑的江苏省创新创业研究会乡村振兴专委会承担的中国科协“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项目专场调研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在南京市江宁区举办。项目负责人袁灿生带领团队成员实地查看了江宁区横溪瓜果菜专业技术协会生产基地的设施条件和作物种植现场,与协会负责人、协会会员就农作物品种、栽培、土壤改良和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优化江宁横溪瓜果菜产业技术问题和需求清单。在培训会上,袁灿生介绍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和实现农民节支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团队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目标效果,提出可以在江宁横溪瓜果菜专业技术协会试点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协会、生产型会员和服务型会员的生产和市场资源整合、发展利益和收益共享等目标。参与活动的协会会员普遍认识到这种模式有利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纷纷表示要参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2024/10/2910月22—24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江苏青年创青春大赛在南京举行。环境生态学院《慧种田—绿色智能肥料》项目首次参加该赛事的“乡村振兴专项”创新组赛道,荣获大赛三等奖。本次大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帮助青年创业者搭建导师辅导、展示交流、资本对接的平台。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社会企业4个领域,分设创新组、初创组、成长组等12个组别,吸引了来自全国的960个青创项目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半决赛,仅122个项目进入现场决赛。最终,72个项目脱颖而出。学院获奖项目《慧种田—绿色智能肥料》由青年教师吴珂、陈涛涛、周贝贝,及石容远、陆俣晔、张欣平等同学组成。该项目聚焦农业生产中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不平衡、需多次追肥、易引起面源污染等痛点问题,创新研发绿色智能肥料。该肥料可根据作物需求智能释放养分,实现养分供需平衡,提高作物产量,降低追肥成本,减少养分流失,降低面源污染,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激发青年喜报:环境生态学院慧种田项目获2024年江苏青年创青春大赛三等奖10月22—24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江苏青年创青春大赛在南京举行。环境生态学院《慧种田—绿色智能肥料》项目首次参加该赛事的“乡村振兴专项”创新组赛道,荣获大赛三等奖。本次大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帮助青年创业者搭建导师辅导、展示交流、资本对接的平台。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社会企业4个领域,分设创新组、初创组、成长组等12个组别,吸引了来自全国的960个青创项目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半决赛,仅122个项目进入现场决赛。最终,72个项目脱颖而出。学院获奖项目《慧种田—绿色智能肥料》由青年教师吴珂、陈涛涛、周贝贝,及石容远、陆俣晔、张欣平等同学组成。该项目聚焦农业生产中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不平衡、需多次追肥、易引起面源污染等痛点问题,创新研发绿色智能肥料。该肥料可根据作物需求智能释放养分,实现养分供需平衡,提高作物产量,降低追肥成本,减少养分流失,降低面源污染,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激发青年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