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课堂进社区,点亮困境儿童多彩假期 ——环境生态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四)
时间:2025-07-14作者:浏览次数:151
打印PDF

环境生态学院积极响应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民政厅联合实施的“公益暑托服务”,学院暑期实践团受江东门社区邀约,在江东门党群服务中心为30名困境儿童们带来了丰富的两天暑托班课程。实践团以思想引领为灵魂、以安全守护为基石、以素养提升为羽翼、以科学探索为火炬,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充实的课程,将知识与关爱化作甘霖,为社区困境儿童精心浇灌出一个丰盈而多彩的假期。

红色薪火,照亮童心之路

暑托班在激昂的旋律中拉开序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中国强》的歌声在教室回荡,韩佳沁、贺敏婕两位同学耐心地逐句教唱,孩子们挺直脊梁齐声高歌,清澈又认真、稚嫩却坚定的童声汇聚成一股蓬勃的力量,熊熊点燃了对祖国最赤诚的告白。


歌声未落,红色故事的光芒继续照亮课堂。韩佳沁和寇雅涵两位团干部开讲陈毅元帅与粟裕大将的故事。“陈毅元帅不仅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更在梅岭三章中写下“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豪迈诗篇。他告诉我们,信仰是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将陈毅元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卓绝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娓娓道来。讲到粟裕大将时,淮海战役“小车推出来的胜利”这一细节被着重提及,“正是千千万万像粟裕将军这样的人民子弟兵和背后支持的人民群众,用血肉之躯铺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孩子们屏息聆听,眼神中闪烁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思考。红色基因,通过年轻一代的讲述,跨越时空,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未来航程中永不偏移的灯塔。

安全为基,构筑生命防线

成长之路,安全为要。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无忧的晴空,暑期安全教育不可或缺。这一期暑期安全教育小课堂,张轶涵同学聚焦儿童身边最真实的风险点,用图文并茂的PPT和互动问答,详细讲解如何防范溺水危险、安全用电、交通安全规则以及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技巧。当讲到防溺水“六不准”时,小宇小朋友积极举手回答:“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稚嫩的声音里是对规则的严肃认知。我们实践团的同学们还精心设计了情景模拟环节,邀请孩子们参与演练在火灾中如何正确报警和逃生,在遇到陌生人搭讪时如何冷静应对。这些实用的安全锦囊,为孩子们稚嫩的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认知屏障。

活力课间,滋养身心成长

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来了,陈润同学带领孩子们一起舞动课间操。“一二三四,伸展运动!”在同学们的示范和口号声中,孩子们认真地伸臂、踢腿、跳跃。一套充满童趣的课间操,不仅驱散了久坐的疲惫,更让欢声笑语在大教室里萦绕。这短暂而珍贵的课间时光,成为孩子们舒展筋骨、放松心情、增进伙伴情谊的快乐源泉。

文学色彩,涵养人文之美

为进一步丰富暑托班课程,实践团开设了“文学鉴赏之四大名著”启蒙课。寇雅涵同学选取了《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水浒传》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红楼梦》宝黛初见等经典片段,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讲述方式,配以精彩的影视片段,将古典文学的璀璨画卷徐徐展开。孩子们被深深吸引,课后围着队员们追问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讨论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窗口。

艺术是心灵的另一扇窗。在绘画课堂上,周苗婧和蒋玥馨两位同学为孩子们准备了空白的素面团扇和各色颜料。当画笔饱蘸色彩落在扇面上,想象力也随之自由飞翔:有的孩子画下夏日的繁花似锦,有的孩子描绘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还有的孩子用稚拙的笔触勾勒出温馨的家园。一把把小小的团扇,承载着孩子们对美的感知与表达,成为这个夏天独一无二的成长印记。

  

科学探秘,点燃化学魅力

在科学实验课堂,实践团带孩子们走出社区,走进科学世界。大家一起聆听了水文局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了水的奥秘,认真学习了节水知识和妙招。随后,在实践团的帮助下,一场神奇的“紫甘蓝魔法变色秀”悄然上演。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在实验台前,眼中闪烁着求知光芒和按捺不住的兴奋,盯着实践队员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白醋、小苏打水等不同溶液中。随着液体的颜色瞬间变幻——遇酸变红、遇碱变绿,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这一场科学探索之旅,让抽象的化学原理瞬间变得鲜活灵动,求知的火种已被有趣的现象点燃,必将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持续燃烧。

此外,实践团还开展了木质拼图、竹编苔藓画、显微镜科普等丰富的动手操作课程以及长江大保护主题科普课,为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暑期课程体验。活动尾声,学院为这30名困境儿童们精心准备了爱心套装,崭新的铅笔、柔软的橡皮、硬挺的笔记本和色彩斑斓的彩笔,希望这些小小的文具,能陪伴孩子们书写大大的梦想。

本次爱心暑托班从红色基因的传承到安全意识的筑牢,从人文艺术的熏陶到科学精神的启迪,实践团以“扶志”与“扶智”双轨并行,精准契合困境儿童成长需求。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丹表示,这次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是青春与基层的双向奔赴,行走大思政,学在天地间,环境生态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深刻体悟了国情社情民情,积极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文:环生院团总支,审核:段英)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