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1/12/13
近年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如何自动分析和理解视频中的人体行为,在智能安防、智能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掌握最近科研动态、把握科研方向、推进科研工作,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舒祥波教授于11月26日上午,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为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由黄黎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舒祥波,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社会安全信息感知与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秘书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青工委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主要为多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CCF A类会议ACM MM 2015最佳论文提名、MMM 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面上基金项目、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舒祥波教授以《面向个体-交互-群体多粒度的视频行为解析》为题,以自身的主要科研成果为主线,从视频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舒祥波教授来信工院做学术报告
近年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如何自动分析和理解视频中的人体行为,在智能安防、智能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掌握最近科研动态、把握科研方向、推进科研工作,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舒祥波教授于11月26日上午,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为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由黄黎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舒祥波,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社会安全信息感知与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秘书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青工委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主要为多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CCF A类会议ACM MM 2015最佳论文提名、MMM 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面上基金项目、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舒祥波教授以《面向个体-交互-群体多粒度的视频行为解析》为题,以自身的主要科研成果为主线,从视频
2021/12/09
12月1日下午,商学院在定淮门东校区五楼报告厅召开横向课题、成果转化与报奖培训会。会议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邀请设计学院胡卫华教授就横向课题项目成果做经验交流。朱长春首先介绍目前为止商学院年度科研指标完成情况,着重对横向课题成果完成情况做分析评判,要求全院教师抓紧年末时间,在科研工作上继续突破。胡卫华以“把握时机、顺势而为”为题,以乡村振兴相关设计项目为背景,向商学院教师分享她个人横向项目从申请、实施到完成全过程的经验。她认为高校教师在与行业打交道时,需依托学校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口碑,把专业做精做强。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产学研结合,推动三区联动工作,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朱长春接着带领全院教师学习学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相关优惠政策,介绍科技奖励的意义、体系和标准等基本概念。他指出商学院横向课题突破可结合专业特色,以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为主,探寻与企业合作的突破口,在了解科技政策、用好科技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激发科研成果的转化活力。本次培训会对促进商学院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更好地实施横
商学院召开横向课题、成果转化与报奖培训会
12月1日下午,商学院在定淮门东校区五楼报告厅召开横向课题、成果转化与报奖培训会。会议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邀请设计学院胡卫华教授就横向课题项目成果做经验交流。朱长春首先介绍目前为止商学院年度科研指标完成情况,着重对横向课题成果完成情况做分析评判,要求全院教师抓紧年末时间,在科研工作上继续突破。胡卫华以“把握时机、顺势而为”为题,以乡村振兴相关设计项目为背景,向商学院教师分享她个人横向项目从申请、实施到完成全过程的经验。她认为高校教师在与行业打交道时,需依托学校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口碑,把专业做精做强。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产学研结合,推动三区联动工作,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朱长春接着带领全院教师学习学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相关优惠政策,介绍科技奖励的意义、体系和标准等基本概念。他指出商学院横向课题突破可结合专业特色,以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为主,探寻与企业合作的突破口,在了解科技政策、用好科技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激发科研成果的转化活力。本次培训会对促进商学院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更好地实施横
2021/12/09
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度学习开启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同时也给气象预报和监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考和新方向。为提升科研水平,推进科研工作,11月24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陆振宇教授在定淮门校区第四会议室开展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气象智能预报方法研究》学术报告,报告由张晓副校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陆振宇教授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和智慧系统的研究,并在智慧气象、神经网络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应用、模式识别和图像分割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积累。近5年来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篇,担任国际一流期刊审稿专家。报告中,陆教授简要阐述了现阶段智慧气象研究中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并指出要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算法,开展更为精准的气象预报。报告以空气质量预报、近海能见度预报等典型应用场景为例,提出未来深度学习在气象预报应用领域中的发展趋势。本场内容充实、精彩纷呈的讲座让信息工程学院老师们受益匪浅,老师们对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气象中应用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陆振宇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度学习开启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同时也给气象预报和监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考和新方向。为提升科研水平,推进科研工作,11月24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陆振宇教授在定淮门校区第四会议室开展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气象智能预报方法研究》学术报告,报告由张晓副校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陆振宇教授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和智慧系统的研究,并在智慧气象、神经网络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应用、模式识别和图像分割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积累。近5年来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篇,担任国际一流期刊审稿专家。报告中,陆教授简要阐述了现阶段智慧气象研究中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并指出要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算法,开展更为精准的气象预报。报告以空气质量预报、近海能见度预报等典型应用场景为例,提出未来深度学习在气象预报应用领域中的发展趋势。本场内容充实、精彩纷呈的讲座让信息工程学院老师们受益匪浅,老师们对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气象中应用和
2021/12/06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各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我校在“双碳”目标下的科研队伍建设。学校科技处、科协联合环境生态学院科协,于12月2日下午在我校定淮门校区二楼第四会议室,组织开展关于“双碳”主题科普与学术报告会。会议邀请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能源发展咨询处处长林江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李路分别作科普与学术报告。校科协副主席,校科协秘书长,环境生态学院科协全体理事及各学院青年教师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线下会议,相关学院开放学员代表10余人观看了本次线上直播。会议由校科协秘书长孙旭主持。报告会上,林江刚以《双碳政策有关概念解析》为题,采用科普讲座的形式,从三个方面解读了相关概念和政策:在国际层面,介绍了有关国际组织和结构,并解释了各有关国际协定和公约;在国家层面,解读了我国关于“双碳”的相关政策,并说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举措;针对“碳”专业术语,详细解读了碳足迹碳交易、全球变暖潜能值以及碳税碳关税等新的名词概念。李路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开展科研项目》为题,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分享了相关科研经验。他以解
“双碳”主题科普与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举办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各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我校在“双碳”目标下的科研队伍建设。学校科技处、科协联合环境生态学院科协,于12月2日下午在我校定淮门校区二楼第四会议室,组织开展关于“双碳”主题科普与学术报告会。会议邀请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能源发展咨询处处长林江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李路分别作科普与学术报告。校科协副主席,校科协秘书长,环境生态学院科协全体理事及各学院青年教师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线下会议,相关学院开放学员代表10余人观看了本次线上直播。会议由校科协秘书长孙旭主持。报告会上,林江刚以《双碳政策有关概念解析》为题,采用科普讲座的形式,从三个方面解读了相关概念和政策:在国际层面,介绍了有关国际组织和结构,并解释了各有关国际协定和公约;在国家层面,解读了我国关于“双碳”的相关政策,并说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举措;针对“碳”专业术语,详细解读了碳足迹碳交易、全球变暖潜能值以及碳税碳关税等新的名词概念。李路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开展科研项目》为题,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分享了相关科研经验。他以解
2021/12/06
为进一步推动设计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纵向课题研究,培育科技成果奖项,助推 “三区联动”工作,助力“科技兴校工程”,两学院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于11月24日下午在定淮门东校区综合楼(北楼)二楼会议室,联合组织召开“纵向课题及科技成果奖项申报”专题讲座。会议邀请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碧云作为主讲嘉宾,设计学院院长姜春艳主持,设计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骨干教师共同参加。刘碧云院长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纵向课题研究与科技成果奖项申报经验。会上,刘院长首先围绕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纵向课题的申报要求进行分析,从多维度、多角度展开细致的讲解,依据相关政策,强调了各类课题申报的注意事项。他指出,从申报课题开始,坚持学术研究,依托课题研究成果申报科技奖项,达到良性循环。接着,他重点讲授不同级别科技成果奖项的政策要求、构建逻辑、成果形式、撰写材料等内容,并结合自己工作经历,通过大量生动的实际案例,鼓励老师早做谋划,从现在开始准备,精心培育,多出成果,不断积累,积极申报奖项。在与教师交流答疑中,刘院长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认真的回答。姜春艳在总结中指出:一是认识
资源共享、抱团发展——设计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织召开“纵向课题及科技成果奖项申报”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推动设计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纵向课题研究,培育科技成果奖项,助推 “三区联动”工作,助力“科技兴校工程”,两学院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于11月24日下午在定淮门东校区综合楼(北楼)二楼会议室,联合组织召开“纵向课题及科技成果奖项申报”专题讲座。会议邀请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碧云作为主讲嘉宾,设计学院院长姜春艳主持,设计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骨干教师共同参加。刘碧云院长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纵向课题研究与科技成果奖项申报经验。会上,刘院长首先围绕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纵向课题的申报要求进行分析,从多维度、多角度展开细致的讲解,依据相关政策,强调了各类课题申报的注意事项。他指出,从申报课题开始,坚持学术研究,依托课题研究成果申报科技奖项,达到良性循环。接着,他重点讲授不同级别科技成果奖项的政策要求、构建逻辑、成果形式、撰写材料等内容,并结合自己工作经历,通过大量生动的实际案例,鼓励老师早做谋划,从现在开始准备,精心培育,多出成果,不断积累,积极申报奖项。在与教师交流答疑中,刘院长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认真的回答。姜春艳在总结中指出:一是认识
2021/12/01
11月29日下午,校社科联邀请省社科联研究室主任刘西忠研究员来校作“智库研究与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撰写”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社科联理事会副主席吴光林出席报告会,校社科联全体理事、文科学院科研骨干50余人参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常委、校社科联理事会秘书长季海菊教授主持报告会刘西忠是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省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省理论宣讲专家库首批专家,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执行主任,省区域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智库评价中心特聘研究员,《智库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近年来,专注于新型智库建设实践和智库理论研究,在中央级报纸和核心期刊等发表智库类研究文章30多篇,其中有10余篇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内部参阅》《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上,部分研究成果入选全国性年度智库研究重要成果、中宣部优秀理论成果、江苏优秀理论成果等,有10多篇决策咨询报告篇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此次学术报告,他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江苏省社科联与新型智库建设、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范式转换、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的主要区别、谋划
“智库研究与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撰写” 学术报告在我校举办
11月29日下午,校社科联邀请省社科联研究室主任刘西忠研究员来校作“智库研究与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撰写”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社科联理事会副主席吴光林出席报告会,校社科联全体理事、文科学院科研骨干50余人参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常委、校社科联理事会秘书长季海菊教授主持报告会刘西忠是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省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省理论宣讲专家库首批专家,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执行主任,省区域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智库评价中心特聘研究员,《智库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近年来,专注于新型智库建设实践和智库理论研究,在中央级报纸和核心期刊等发表智库类研究文章30多篇,其中有10余篇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内部参阅》《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上,部分研究成果入选全国性年度智库研究重要成果、中宣部优秀理论成果、江苏优秀理论成果等,有10多篇决策咨询报告篇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此次学术报告,他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江苏省社科联与新型智库建设、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范式转换、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的主要区别、谋划
2021/12/01
11月27日-28日,外国语学院孙雪羽老师参加了“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高端论坛”并主持了线上第五分会场第3会场“跨学科视域下的外语教育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分论坛活动。此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旨在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涵式发展,促进相关领域人文社会科学为社会作出更大知识贡献。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王建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Gert Grobler和Yoro Diallo,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协会会长William Andrew Zankin教授等来自国内外高校、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参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通过腾讯会议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参会总人数达500余人。研讨会开幕式由该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胡朋志主持。Gert Grobler和Yoro Diallo研究员、William Andrew Zankin教授分别致辞。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刘鸿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祝朝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分别围绕主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高端论坛
11月27日-28日,外国语学院孙雪羽老师参加了“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高端论坛”并主持了线上第五分会场第3会场“跨学科视域下的外语教育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分论坛活动。此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旨在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涵式发展,促进相关领域人文社会科学为社会作出更大知识贡献。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王建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Gert Grobler和Yoro Diallo,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协会会长William Andrew Zankin教授等来自国内外高校、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参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通过腾讯会议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参会总人数达500余人。研讨会开幕式由该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胡朋志主持。Gert Grobler和Yoro Diallo研究员、William Andrew Zankin教授分别致辞。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刘鸿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祝朝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分别围绕主
2021/12/01
为做好2022年度商学院国家级基金申报组织工作,11月24日下午,我院在东校区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22年度国家级基金申报第三次指导培训会。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国家优青、南京大学教授宋培建进行指导。商学院青年博士、符合国家基金申报的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 在培训会之前,商学院已经将项目申报书提交宋教授提前审阅。在现场指导过程中,他重点指出,项目申报书要锁住“标题”与“研究背景与意义”两个重要支点,标题要夺人眼球,让专家有继续探索的想法;研究背景与意义要引人入胜,让专家切实感受到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建议我院科研人员所做科研突出我校开放大学的特色,以在线教育为蓝图,在其上勾勒不一样的科研特色。 其后宋教授对我院青年科研人员的项目申报书及科研工作做了详细指导。对胡文婷与盛鑫博士的项目申报书提出指导性意见,对选题和内容都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明泽老师应该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雒香云老师的选题太大,建议缩小研究范围,年青学者能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 最后宋教授师指出学院应该担负起整合全院科研力量的责任,为大家指出一个符合我院特色的未来科研发展
商学院举行2022年度国家基金申报系列指导培训会
为做好2022年度商学院国家级基金申报组织工作,11月24日下午,我院在东校区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22年度国家级基金申报第三次指导培训会。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国家优青、南京大学教授宋培建进行指导。商学院青年博士、符合国家基金申报的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 在培训会之前,商学院已经将项目申报书提交宋教授提前审阅。在现场指导过程中,他重点指出,项目申报书要锁住“标题”与“研究背景与意义”两个重要支点,标题要夺人眼球,让专家有继续探索的想法;研究背景与意义要引人入胜,让专家切实感受到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建议我院科研人员所做科研突出我校开放大学的特色,以在线教育为蓝图,在其上勾勒不一样的科研特色。 其后宋教授对我院青年科研人员的项目申报书及科研工作做了详细指导。对胡文婷与盛鑫博士的项目申报书提出指导性意见,对选题和内容都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明泽老师应该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雒香云老师的选题太大,建议缩小研究范围,年青学者能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 最后宋教授师指出学院应该担负起整合全院科研力量的责任,为大家指出一个符合我院特色的未来科研发展
2021/12/01
为进一步提高商学院教师撰写和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能力,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科技兴校工程”的精神,2021年11月17日下午,商学院第二次邀请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和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唐德才教授进行SCI论文一对一指导。 首先,朱长春副院长开宗明义地强调,高质量论文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体现,商学院十分重视高质量论文的产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一直积极帮助老师们提高高质量论文的写作水平。 然后,唐德才教授结合江烨老师、笪旦老师的wokingpaper,对每篇论文提出了细致的修改建议。结合两位老师的论文,唐教授还对SCI论文撰写的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SCI论文的投稿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最后,唐教授与两位老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就如何提高SCI论文的录用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撰写SCI论文等方面进行讨论咨询,本次论文指导对提高教师高水平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论文的写作规划具有积极影响。 (文/图:江烨;审核:朱长春)
商学院开展SCI论文撰写一对一指导
为进一步提高商学院教师撰写和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能力,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科技兴校工程”的精神,2021年11月17日下午,商学院第二次邀请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和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唐德才教授进行SCI论文一对一指导。 首先,朱长春副院长开宗明义地强调,高质量论文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体现,商学院十分重视高质量论文的产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一直积极帮助老师们提高高质量论文的写作水平。 然后,唐德才教授结合江烨老师、笪旦老师的wokingpaper,对每篇论文提出了细致的修改建议。结合两位老师的论文,唐教授还对SCI论文撰写的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SCI论文的投稿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最后,唐教授与两位老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就如何提高SCI论文的录用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撰写SCI论文等方面进行讨论咨询,本次论文指导对提高教师高水平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论文的写作规划具有积极影响。 (文/图:江烨;审核:朱长春)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舒祥波教授来信工院做学术报告
2021-12-13
近年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如何自动分析和理解视频中的人体行为,在智能安防、智能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掌握最近科研动态、把握科研方向、推进科研工作,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舒祥波教授于11月26日上午,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为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由黄黎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舒祥波,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社会安全信息感知与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秘书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青工委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主要为多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CCF A类会议ACM MM 2015最佳论文提名、MMM 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面上基金项目、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舒祥波教授以《面向个体-交互-群体多粒度的视频行为解析》为题,以自身的主要科研成果为主线,从视频
查看详情
商学院召开横向课题、成果转化与报奖培训会
2021-12-09
12月1日下午,商学院在定淮门东校区五楼报告厅召开横向课题、成果转化与报奖培训会。会议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邀请设计学院胡卫华教授就横向课题项目成果做经验交流。朱长春首先介绍目前为止商学院年度科研指标完成情况,着重对横向课题成果完成情况做分析评判,要求全院教师抓紧年末时间,在科研工作上继续突破。胡卫华以“把握时机、顺势而为”为题,以乡村振兴相关设计项目为背景,向商学院教师分享她个人横向项目从申请、实施到完成全过程的经验。她认为高校教师在与行业打交道时,需依托学校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口碑,把专业做精做强。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产学研结合,推动三区联动工作,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朱长春接着带领全院教师学习学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相关优惠政策,介绍科技奖励的意义、体系和标准等基本概念。他指出商学院横向课题突破可结合专业特色,以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为主,探寻与企业合作的突破口,在了解科技政策、用好科技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激发科研成果的转化活力。本次培训会对促进商学院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更好地实施横
查看详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陆振宇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2021-12-09
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度学习开启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同时也给气象预报和监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考和新方向。为提升科研水平,推进科研工作,11月24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陆振宇教授在定淮门校区第四会议室开展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气象智能预报方法研究》学术报告,报告由张晓副校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陆振宇教授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和智慧系统的研究,并在智慧气象、神经网络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应用、模式识别和图像分割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积累。近5年来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篇,担任国际一流期刊审稿专家。报告中,陆教授简要阐述了现阶段智慧气象研究中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并指出要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算法,开展更为精准的气象预报。报告以空气质量预报、近海能见度预报等典型应用场景为例,提出未来深度学习在气象预报应用领域中的发展趋势。本场内容充实、精彩纷呈的讲座让信息工程学院老师们受益匪浅,老师们对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气象中应用和
查看详情
“双碳”主题科普与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举办
2021-12-06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各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我校在“双碳”目标下的科研队伍建设。学校科技处、科协联合环境生态学院科协,于12月2日下午在我校定淮门校区二楼第四会议室,组织开展关于“双碳”主题科普与学术报告会。会议邀请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能源发展咨询处处长林江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李路分别作科普与学术报告。校科协副主席,校科协秘书长,环境生态学院科协全体理事及各学院青年教师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线下会议,相关学院开放学员代表10余人观看了本次线上直播。会议由校科协秘书长孙旭主持。报告会上,林江刚以《双碳政策有关概念解析》为题,采用科普讲座的形式,从三个方面解读了相关概念和政策:在国际层面,介绍了有关国际组织和结构,并解释了各有关国际协定和公约;在国家层面,解读了我国关于“双碳”的相关政策,并说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举措;针对“碳”专业术语,详细解读了碳足迹碳交易、全球变暖潜能值以及碳税碳关税等新的名词概念。李路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开展科研项目》为题,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分享了相关科研经验。他以解
查看详情
资源共享、抱团发展——设计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织召开“纵向课题及科技成果奖项申报”专题讲座
2021-12-06
为进一步推动设计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纵向课题研究,培育科技成果奖项,助推 “三区联动”工作,助力“科技兴校工程”,两学院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于11月24日下午在定淮门东校区综合楼(北楼)二楼会议室,联合组织召开“纵向课题及科技成果奖项申报”专题讲座。会议邀请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碧云作为主讲嘉宾,设计学院院长姜春艳主持,设计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骨干教师共同参加。刘碧云院长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纵向课题研究与科技成果奖项申报经验。会上,刘院长首先围绕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纵向课题的申报要求进行分析,从多维度、多角度展开细致的讲解,依据相关政策,强调了各类课题申报的注意事项。他指出,从申报课题开始,坚持学术研究,依托课题研究成果申报科技奖项,达到良性循环。接着,他重点讲授不同级别科技成果奖项的政策要求、构建逻辑、成果形式、撰写材料等内容,并结合自己工作经历,通过大量生动的实际案例,鼓励老师早做谋划,从现在开始准备,精心培育,多出成果,不断积累,积极申报奖项。在与教师交流答疑中,刘院长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认真的回答。姜春艳在总结中指出:一是认识
查看详情
“智库研究与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撰写” 学术报告在我校举办
2021-12-01
11月29日下午,校社科联邀请省社科联研究室主任刘西忠研究员来校作“智库研究与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撰写”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社科联理事会副主席吴光林出席报告会,校社科联全体理事、文科学院科研骨干50余人参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常委、校社科联理事会秘书长季海菊教授主持报告会刘西忠是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省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省理论宣讲专家库首批专家,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执行主任,省区域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智库评价中心特聘研究员,《智库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近年来,专注于新型智库建设实践和智库理论研究,在中央级报纸和核心期刊等发表智库类研究文章30多篇,其中有10余篇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内部参阅》《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上,部分研究成果入选全国性年度智库研究重要成果、中宣部优秀理论成果、江苏优秀理论成果等,有10多篇决策咨询报告篇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此次学术报告,他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江苏省社科联与新型智库建设、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范式转换、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的主要区别、谋划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高端论坛
2021-12-01
11月27日-28日,外国语学院孙雪羽老师参加了“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高端论坛”并主持了线上第五分会场第3会场“跨学科视域下的外语教育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分论坛活动。此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旨在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涵式发展,促进相关领域人文社会科学为社会作出更大知识贡献。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王建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Gert Grobler和Yoro Diallo,国际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协会会长William Andrew Zankin教授等来自国内外高校、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参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通过腾讯会议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参会总人数达500余人。研讨会开幕式由该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胡朋志主持。Gert Grobler和Yoro Diallo研究员、William Andrew Zankin教授分别致辞。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刘鸿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祝朝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分别围绕主
查看详情
商学院举行2022年度国家基金申报系列指导培训会
2021-12-01
为做好2022年度商学院国家级基金申报组织工作,11月24日下午,我院在东校区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22年度国家级基金申报第三次指导培训会。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国家优青、南京大学教授宋培建进行指导。商学院青年博士、符合国家基金申报的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 在培训会之前,商学院已经将项目申报书提交宋教授提前审阅。在现场指导过程中,他重点指出,项目申报书要锁住“标题”与“研究背景与意义”两个重要支点,标题要夺人眼球,让专家有继续探索的想法;研究背景与意义要引人入胜,让专家切实感受到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建议我院科研人员所做科研突出我校开放大学的特色,以在线教育为蓝图,在其上勾勒不一样的科研特色。 其后宋教授对我院青年科研人员的项目申报书及科研工作做了详细指导。对胡文婷与盛鑫博士的项目申报书提出指导性意见,对选题和内容都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明泽老师应该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雒香云老师的选题太大,建议缩小研究范围,年青学者能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 最后宋教授师指出学院应该担负起整合全院科研力量的责任,为大家指出一个符合我院特色的未来科研发展
查看详情
商学院开展SCI论文撰写一对一指导
2021-12-01
为进一步提高商学院教师撰写和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能力,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科技兴校工程”的精神,2021年11月17日下午,商学院第二次邀请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和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唐德才教授进行SCI论文一对一指导。 首先,朱长春副院长开宗明义地强调,高质量论文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体现,商学院十分重视高质量论文的产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一直积极帮助老师们提高高质量论文的写作水平。 然后,唐德才教授结合江烨老师、笪旦老师的wokingpaper,对每篇论文提出了细致的修改建议。结合两位老师的论文,唐教授还对SCI论文撰写的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SCI论文的投稿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最后,唐教授与两位老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就如何提高SCI论文的录用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撰写SCI论文等方面进行讨论咨询,本次论文指导对提高教师高水平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论文的写作规划具有积极影响。 (文/图:江烨;审核:朱长春)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3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4
/
82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