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国党媒、新华日报“学习强国号”等多家媒体报道:《金陵艺苑添新翼 明德薪火照基层——江苏省明德艺术学校揭牌暨开班仪式在宁举行》

浏览次数:57 日期:2025-07-31 14:40 作者:管理员

7月25日,人民日报全国党媒、新华日报“学习强国号”等多家媒体报道:《金陵艺苑添新翼 明德薪火照基层——江苏省明德艺术学校揭牌暨开班仪式在宁举行》。

1.交汇点新闻: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822ccee4b05c8d159cd07c

2.百度: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urlext=%7B%22cuid%22%3A%2208vVu_aYH8_uuS8JgOvo8_uS28_fi2a7juSw8la528_Pa2uulO-o8gfVQOlDfQujEH1mA%22%7D&rs=4215856528&ruk=MftSOUzEA9fk-xUskyI2jQ&like_icon_type=2&isBdboxFrom=1&pageType=1&sid_for_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818502731124291912%22,%22sourceFrom%22%3A%22personal%22%7D

3.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30637868893520418/?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753363590&use_new_style=1&req_id=202507242126295B7C16223A6C9BA87DF7&group_id=7530637868893520418&req_id_new=202507242126295B7C16223A6C9BA87DF7&chn_id=-3&category_new=profile_all&share_did=MS4wLjACAAAAZTgn4_V6HV2DAIrqmmkTXooioy3bCgGxR2iQ0RqZeXc&share_token=D29D4E1D-3599-402B-AE3E-087DBFE1903C&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source=m_redirect

4.人民日报全国党媒:https://www.hubpd.com/details.html?key=60ffbddc3049af00019cfc78&id=1152921504610727554&appKey=5fb22184d0523c000194f614&channel=weixin

5.新华日报“学习强国号”: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737257612225250051&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30fdb6907c0a88663000n&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5737257612225250051

金陵艺苑添新翼 明德薪火照基层——江苏省明德艺术学校揭牌暨开班仪式在宁举行


盛夏金陵,艺韵与暑气交织涌动。7月24日下午,江苏开放大学定淮门校区内弦歌待谱、丝竹初鸣,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江苏开放大学联合创办的江苏省明德艺术学校正式揭牌开班。首批50名来自全省戏剧、曲艺、音乐等领域的基层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连接专业与民间的文艺研修之旅。这所承载着“以艺明德”初心的新平台,将成为江苏文艺人才培育的新沃土,优质文化资源下沉的新枢纽。

协同筑基:让艺术之花扎根基层土壤

“艺术不应是象牙塔的孤芳自赏,而应是阡陌间的春风化雨。” 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贵友在揭牌仪式上的致辞道出了这所新型学校的创办初衷。作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以及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创新探索,该校自诞生起就肩负着“打通文艺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使命,致力于让艺术真正成为跨越年龄、惠及全民的精神滋养。

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常胜梅将此次合作喻为文艺智库与教育高地的“双向奔赴”。江苏省文联整合12家省级文艺家协会、近10万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力量,与江苏开放大学覆盖全省的办学系统和“5+N”社区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正构建起一张辐射城乡的“艺术养分输送网”。“这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让《茉莉花》的悠扬旋律、《牡丹亭》的雅致意蕴走出专业舞台,通过明德艺术学校这个纽带,化作百姓触手可及的文化甘霖。”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表示。

“基层最缺的是专业领路人,现在名家就在眼前。”连云港市灌南县学员代表邬宗达道出了50名学员的共同心声。明德艺术学校的成立,既是江苏省文联71年来“与人民同行”优良传统的赓续,也是江苏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生动实践。根据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将共建“文艺创作实践基地”,推进“乡村美育振兴计划”,让昆曲的水磨腔走进田间地头,让扬州评话的乡音回荡社区邻里,实现艺术成果从展厅到生活场景的跨越。

创新为径:构建“理论+实践+数智”文艺培育生态

“在这里,既能跟着‘梅花奖’得主学身段,又能带着作品进社区展演,课后还能在手机上回看课程录像,这样的学习,以前想都不敢想。”来自镇江的锡剧爱好者、学员代表陈镇香难掩激动。她口中的“立体学习体验”,正是明德艺术学校的教学特色。

该校创新打造了“理论研究+实践探讨+数智赋能”的人才培育体系,让文艺学习既有学术的深度,又有生活的温度。课程设计上,理论课堂邀请知名专家解析文艺美学原理,名家工作室里吕少明的相声技法、徐秀芳的扬剧唱腔、孔爱萍的昆曲身段将面对面传授。实践环节更接地气,要求学员带着作品走进社区广场、乡村戏台,让艺术惠民从理念落地为行动。

数智赋能是该校办学的另一大亮点,依托“江苏学习在线”平台实现课程录播回看,借助“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让点滴学习成果“存得住、用得上”,免试入学通道更打通了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学历提升之路。“我们要让基层文艺工作者既能提升技能,又能实现学历跃升,让文艺之路走得更宽、更远。”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的话语,勾勒出这所学校的育人蓝图。

名家执灯:以德艺双馨点亮传承之路

“‘明德’二字,核心是从艺先做人。”揭牌仪式上,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文艺界“明德模范”吕少明的发言掷地有声。在他身旁,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徐秀芳、孔爱萍,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袁小良、姜庆玲等8位艺术名家齐聚,组成此次培训的导师团,将以“名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培育文艺新人。

这些活跃在文艺一线的名家,将带来最鲜活的传承。吕少明的相声里藏着市井智慧,袁小良的评弹里浸着吴地清韵,姜庆玲的曲艺里裹着生活百态。“我们不只是教技巧,更要传精神。”吕少明坦言,希望学员能学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坚守,更能悟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的真谛。

这份期待与学员的热忱相互映照。来自泗洪县青阳中心小学音乐老师皮海燕说,“能和曲艺‘牡丹奖得’主面对面交流学习,机会难得。我们一定会把学到的本领带回去,教学生唱段昆曲,和老师排个小戏。”

揭牌仪式上,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题写的“明德”校牌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既承载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古训,又寄托着“以艺育人,以文化人”的新篇。正如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张迎春所言,“这里将成为追梦人的阶梯、爱好者的沃土、基层文艺之花的绽放地。”

据悉,首期研修班将持续至7月27日,后续该校还将推出非遗传承、数字艺术等系列课程,并开展文化惠民展演系列活动。当首批学员带着收获回到街头巷陌,这簇在盛夏点燃的“明德薪火”,终将在江苏大地燎原成势,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文化图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任昌辉 刘高璐 刘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