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浦口区参加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研讨活动

浏览次数:99 日期:2024-11-04 14:59 作者:常桐珲

10月29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董迅石、刘敬东受邀来到浦口区实验学校桥林新城分校,参加了浦口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国庆主题教育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研活动,浦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史莉玲、浦口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德育分管领导以及各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在教师展示环节,浦口区实验学校桥林新城分校的安钊均、叶爽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的思政课。两位老师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进行了“同课异构”,分别结合两个不同学段孩子的特点,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两堂生动的思政课。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道德与法治研训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吴佩贞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展示给予精彩点评。

我校刘敬东老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基础,以《建设数字中国:以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了教学展示。刘敬东通过启发式教学,融入了信息化手段,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为现场老师们奉上了一堂高校的“思政金课”。

史莉玲对于刘敬东的教学展示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于构建浦口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出了一系列展望,希望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深度参与到浦口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中来,实现共赢。

研讨活动的最后,董迅石提出在浦口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双方可以合作的三点建议:一是深化跨阶段思政课程衔接机制,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三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双方共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示范品牌。

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学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未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与浦口区教育局紧密合作,深化课程教材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师参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能力,在不同学段由浅入深的层层递进中,将“大思政课”讲得有温度、有力度、有效度,积极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文:董迅石/图:浦口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