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江苏开放大学教育数智化系列论坛第11期开讲,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以《教育数智化:语言专业跨学科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学术讲座。校长丁荣余主持论坛。
孙雁冰从“知其然:现状与困境”“知其所以然:赋能与实现”“再向前一步:探索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她认为,语言学科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体现在资源支持、学科地位、研究方法、应用转化等方面。在教育数智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孙雁冰认为,数智化赋能语言学科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基于数据驱动的研究、模拟与仿真环境、计算语言学与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孙雁冰从个人科研层面,介绍了基于语言数智化的跨学科探索与实践,畅谈了教育数智化技术应用的做法,认为跨学科研究既要找准研究主线,又要确定发展赛道;在推动学院跨学科研究层面,孙雁冰认为跨学科研究、跨学科团队并不是简单的不同专业拼凑,需要研究逻辑的统筹与高水平研究者的积极探索。基于语言类学科发展面临的大趋势,孙雁冰提出了外国语学院跨学科研究的积极举措:以国家政策要点及热点为导向,立足实际,选取文化国际传播为切入点;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等多重视角开展顶层设计,推动项目落地落实;以成功申报校级产业研究院、组建院级科研团队为契机,不断提升跨学科研究水平。
在提问环节,与会者聚焦实际需求,围绕“语言专业如何应对AI挑战?”“如何看待文理跨学科难度?”“怎样组建文科科研团队?”等问题积极提问,进一步启发了与会者的深度思考,现场气氛热烈。
丁荣余对本次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整场报告特色鲜明、主题突出,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于学校语言专业的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丁荣余分享了英国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作《逻辑哲学论》中的经典观点,围绕高质量推进教育数智化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深刻理解数智化的基本概念。概念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结成果,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数智化概念内涵丰富、不断动态演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才能突破直观的局限,真正理解教育数智化的深刻内涵。二是积极掌握人工智能的最新动态。要对人工智能技术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持续关注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全面了解其对教育理念变革、教育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做好应对更大冲击与挑战的全方位准备。三是注重树立跨界融合思维。一方面,要始终保持开放心态,打破固有思维,不断提升想象力、创新力与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注重思路的碰撞,打开融合的边界,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深度跨界融合,积极打造学校的特色与亮点。
(文:黄小宇/图:王济宇,审核: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