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而上 “智”绘未来——我校教育数智化系列论坛第9期开讲

浏览次数:385 日期:2024-05-16 10:12 作者:朱蕾

5月14日下午,我校教育数智化系列论坛第9期在定淮门校区2楼报告厅开讲,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学位委员会原副主任、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原会长殷翔文受邀做客论坛,并作《关于教育数智化的几点辩证认知与思考》学术讲座。校长丁荣余主持本次论坛,副书记牛玉韬,副校长刘贵友、张晓、罗逾兰、杭祝洪、杨羽出席论坛。

殷翔文梳理了关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政策文件,分享了学习与人工智能相关论述和著作的心得体会,从教育数智化的“为与不为”“能与不能”与开放大学“如何作为”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他认为,教育数智化是科学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学习型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变革的必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人口少子化、学习者学习需求多元化、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迫切化的大背景下,“四个必然”共同构成了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驱动力。要深刻认识到教育数智化不是主动的变革,而是倒逼的变革;不是某一类型教育的局部变革,而是全部教育的整体性变革;不是改良性、修补性的变革,而是战略性、彻底性的变革;不是过程性、阶段性的变革,而是长远性、持久性的变革。

殷翔文强调,教育数智化对于教育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为教育变革插上起飞翅膀、提供技术支撑、更新教育变革理念、重塑教育体系、变革教育模式和优化教育制度。另一方面,不能比传统教育更好地彰显人性和促进人性的发展,不能比传统教育更好地加强立德树人、做到“五育并举”,不能替人类去指导学习者在碎片化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不能在教育数智化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完全取代教师。殷翔文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例,分析该校在推进教学创新、打造数字平台等方面经验做法对我校的启示。

面对高等教育第五次浪潮,结合江苏开放大学的办学实际,殷翔文建议要在以下七个方面主动作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型新兴开放大学,打造引领性、区域型终身教育体系示范基地,打造个性化、温度型在线课程学习超市,打造应用性、数智化教育技术研发高地,打造终身化教育、学习型社会创新发展高水平智库,打造特色化、精品化数据校园文化体验世界和协同式、共赢型数智合作伙伴创业联盟,充分发挥开放大学在终身教育领域的传统与优势,在教育数智化的新赛道上探索出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刘贵友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报告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教育数智化的丰富内涵与未来趋势,为我校高质量推进数智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围绕建设数智创新型大学,刘贵友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深刻认识到教育数字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教育现代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既要看到优势,也要发现不足,通过持续学习,及时了解新变化,拥抱新观念。二是在行动上深度落实。要牢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使命,积极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数智开拓”行动,通过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将开放大学打造成为“数智校园标杆”。

丁荣余对殷翔文表示感谢。他指出,以ChatGPT-4o为代表的数智化浪潮再次强势来袭,ChatGPT-4o带来的多模态交互方式,有望带来知识科普、内容生产、图片理解、教育等应用场景,势必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模式等方面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丁荣余分享了学习世界经济论坛报告《塑造学习的未来,AI在教育4.0中的作用》的心得体会,重点强调“如果部署得当,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解锁改善全球教育系统的解决方案”观点,要求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提升认知,持续推动理念与行动的深度融合。丁荣余还传达了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持续挖潜拓宽就业渠道,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帮扶工作,促进城职院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文:黄小宇/图:王济宇,审核: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