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论证、学术评价、学术决策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近期,学校对学术委员会进行了调整。4月29日下午,调整后的学术委员会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会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校长丁荣余对全体学术委员会委员提出了要求:要尊重学术道德,提高学术水准;要在学术研究上作表率,在带动学校开展有组织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作用;要透明公正、工作规范,提升学术委员会处理学术事务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质量。
本次会议主要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科研业绩认定与积分办法(试行)》《科研业绩认定的相关名录(试行)》《科研工作考核办法(修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试行)》等科研文件的修订稿。
科技处负责人汇报了文件修订情况,副校长耿焕同、杭祝洪对文件修订作进一步说明和强调。耿焕同指出,此次文件的修订目的是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科技培元”行动,是一次系统性、整体性的大调整,修订中突出高质量,扶优扶强,积分和绩效分开;学术标准与大学学术共同体保持一致,采用公认的第三方标准,同时兼顾学校发展实际,固本培元;注重激励,突出促进教师开展高质量科研的导向作用;加强文件的操作性,提高科研管理效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杭祝洪指出,此次文件修订加强了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扶持力度,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色,进一步细化科研业绩认定的标准。
与会委员畅所欲言,围绕文件修订内容充分发表意见。经过委员们的讨论和审议,会议进行表决并形成决议,通过上述科研文件的修订。会后,科技处、社会科学处将根据委员们的合理建议,进一步完善文件后提交校长办公会审定后发布。
文:倪晓燕 图:王济宇 审核:侯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