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智聚心 蓄积人才支撑力——我校召开高层次人才发展座谈会

浏览次数:660 日期:2024-04-18 09:21 作者:段玉玲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期,我校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连续召开两场高层次人才发展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出席会议并主持,副校长刘贵友、杭祝洪,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11位新进博士、10位教授代表参会。

两场座谈会上,与会教授围绕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层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等重点问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与会青年博士围绕进校以来的个人成长与收获,谈学校发展,谈工作规划,谈职业理想,针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课题申报与论文发表、科研成果认定与转化、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对外交流渠道拓展等问题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

丁荣余指出,教授和青年博士是学校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是重要的建言者、参与者、推动者和奉献者,他借此机会向长期躬耕教学一线、潜心学术研究的教授们致敬,并对青年博士的加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希望大家能够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在开放大学的平台上实现自身价值。

丁荣余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高层次人才要深刻认识开放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找准科研切入点,拓宽产学研合作路径,推动形成“辐射周边、服务全国、融入国际”的全域开放格局。丁荣余强调,大学应当是人才聚集之地、价值实现之地、学术繁荣之地,期望通过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与教授及青年博士之间的沟通,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多措并举推动人才可持续性成果产出,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一是教授要树立学者风范,不断擦亮教授品牌,积极打造“标杆式”教授团队,大力发扬“传帮带”精神,全面营造学校良好的科研氛围。二是青年博士要站在学校发展整体的角度主动思考、敢于创新,立足岗位通过实践提升综合能力,将个人发展成长与学校事业发展相融合。三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善于搭建跨学科交流互动平台,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开展多元化、前瞻性思考和交流,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丁荣余表示,学校将积极响应需求,以青年博士联谊会形式,组织开展跨学科的科研学术交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校成就精彩事业。

刘贵友在座谈中指出,教授队伍是学校极其重要和宝贵的人才资源。他希望学校的教授队伍,一要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二要积极发挥“生力军”作用,同题共答、同向而行,携手探索有组织科研的“开大模式”。三要始终发挥“排头兵”作用,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努力推动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四要持续发挥“引路人”作用。学校将进一步推进“老带新、传帮带”机制,教授队伍要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博士教师尽快融入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

杭祝洪在讲话中强调,青年博士是学校的未来,结合开放大学发展,研究方向应尽快转换到学校特色专业和学科上来,巧借外力,逐渐缩短从“跟跑”到“领跑”的时间,以便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发展。要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学校层面会提供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合作,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帮助青年博士找到发展方向。

学校将进一步梳理整合座谈会的意见建议,将人才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政策修订、举措优化的重要参考,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落实“创新空间”“青年博士联谊会”等具体任务,积极搭建交流发展平台,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助力广大教师成长成才。


(文/人事处、学校办公室 图/宣传部 审核/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