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江苏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乡村人才振兴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江苏开放大学举行成立座谈会。省十二届政协副主席、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王荣平,校党委书记荆晅共同为专委会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绍铃担任专委会专业顾问并作指导发言。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担任专委会主任委员并主持会议。
省乡村振兴研究会是江苏“三农”领域的重要智库,内设若干专业委员会,主要开展政策研究、经验总结、典型宣传、学术交流等工作,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此次揭牌的乡村人才振兴专业委员会依托会员单位江苏开放大学开展工作,专委会成立后将以“建强新农人队伍”为主要研究方向,联合其他会员单位和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振兴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学术论著、资政报告等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王荣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校在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指出,依托我校成立专委会,将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系统办学优势,推动学校与其他高校院所共同搭建专业化、高水平新型智库,立足省域发展实际,回答“三农”之问,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王荣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新质技术的创新、掌握、使用都需要“新质人才”。专委会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准确把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坚持正确方向,健全运行机制,发挥自身优势。二是要加强核心研究团队建设,围绕重点课题,探索多学科交叉、跨学科融合,推出更多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专委会成员要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和深度,真正把研究报告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动实践中。
张绍铃在指导发言中表示,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专委会可以依托江苏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特点,推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融通的“双线双学”乡村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借助学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宗旨,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引领,创新推动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培训融合发展,努力促进乡村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业从业人员、农村居民等群体学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以乡村人才的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荆晅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等品牌项目,在全省率先设置实体性乡村振兴学院,把课堂搬到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广袤的江苏乡村大地培育了一大批留得住、靠得住、信得过的“新农人”队伍。未来学校将为专委会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好条件保障和全面服务,组织专家团队积极参与乡村人才振兴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与相关部门、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在江苏农业强省、教育强省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
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副会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副书记、主任胡长征宣读研究会关于成立乡村人才振兴专委会的决定。省十二届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秘书长苏慧军参加会议。省乡村振兴研究会有关人员、江苏开放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乡村人才振兴专委会委员和研究团队成员等参加会议。
会后,王荣平一行实地调研了我校资源建设中心及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听取了相关工作情况介绍,并就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专委会揭牌
专委会成员合影
王荣平讲话
张绍铃指导发言
(文:乡村振兴学院 潘力;图:宣传部 王济宇;审核: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