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交流合作,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共建格局,3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季海菊带队赴华侨路街道金陵汇红色街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华侨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娜、党建办主任李静、宣传委员滕毅及社工队伍代表参加座谈交流,学院副教授、校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陈大鹏、办公室主任李欢欢、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常小竹、宋小洪一同参加本次调研。
在实地了解金陵汇红色街区围绕党建引领“汇思想”、问需于企“汇发展”、暖心服务“汇生活”、爱心传递“汇公益”的发展历程与成果之后,双方开展合作共建交流研讨会,会议由滕毅主持。吴娜和季海菊分别介绍了街道和学校的发展沿革。吴娜表示,双方要以结对共建为着眼点,“抓牢”合作目标和原则,“抓全”合作内容和方式,“抓实”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双方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季海菊重点介绍了学院在加强校地合作、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表示华侨路街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汇聚众多科教文化经济资源,双方在特色基地建设、理论宣传阐释、精品资源开发、“大思政课”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基层队伍培训、地方决策咨询等方面具有广大合作空间。随后,针对街道党员干部、社区工作队伍培训需求等,陈大鹏详细介绍了学校党政干部培训中心课程体系,提出可以从理论、历史和法律素养提升、管理能力提升、互联网思维能力提升、写作与表达能力提升等方面重点开展合作培训。双方还围绕党员冬训工作展开交流讨论,常小竹就“文行华侨路,史载金陵城”微课视频大纲进行详细讲解。宋小洪对合作共建协议内容展开介绍,双方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与修改。
会议结束,季海菊一行先后到华侨路街道慈悲社社区、广州路社区开展走访调研,并与慈悲社社区党委副书记蔡琳琳、广州路社区党委书记王心彤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大家对社区的文化建设、亮点工作、品牌打造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社区和群众所需所盼,为后续开展精准性强、有效性高的合作共建打下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学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共同为老百姓办真事、办实事”为目标,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接下来,学院与华侨路街道将签订合作协议,在共建共享中推动双方发展质量提升。
(文/图:宋小洪、陈大鹏)